钢筋混凝土工程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大化和复杂化,以及商品混凝土的大量推广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结构裂缝出现机率大大增加,有些已危及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的地下工程裂渗已影响其使用功能。本文先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混凝土工程中所产生裂缝的几个原因,又提出了在实际的工程中防治裂缝的几点必要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
引言:在现今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商业、工业及民用建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直接推进了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所以使我国建筑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但现阶段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激烈,也导致了建筑市场个别不良风气的滋生,比如个别发包方在工程发包时订制了不合理工期、个别承包方为节约成本盲目的缩短工期,都严重的影响了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而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工程裂缝,工程裂缝最为普遍的是“一次结构裂缝”即混凝土裂缝。
一、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原因分类
1、温度变化
温度开裂主要出现在大体积大面积的混凝土工程结构中。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拉伸力,一旦在建筑平面长度超过规范允许值而未在设计中采取加强措施时,混凝土的拉伸力就会受到挑战。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温度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在硬化中,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表面水分大量迅速散发,表面温度下降。同时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这样,就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这样就会导致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较强的拉伸力。这一拉伸力超过混凝土本身的拉伸力是就会产生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天气巨大变化时,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并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裂缝。
2、材料吊卸
由于工期紧,受到施工速度要求,在楼面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值时,并开始了材料吊卸,在很多工程中,为了满足工期要求,迅速向浇筑完24小时左右的楼面堆加上一层施工时所需要的钢筋模板、施工设备,由于物品堆放不均匀或者大量堆放在大开间楼面,引起楼板开裂。
3、由于现代建筑对美的需求呈现多样性
在设计师的笔下常常出现违反建筑和自然规律的建筑形态。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呈现各种反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向。这就出现了结构平立面严重不规则引起的裂缝。例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平立面,在住宅建筑方面形成了跃层、错层及复式户型。在公共建筑方面,上部急剧收进下部大底盘的样式,多塔楼高低相差悬殊的建筑也层出不穷。但对于混凝土工程的结构而言,就会存在一滴你的缺陷:例如重心的位移,竖线的承受力的加大。这样一来,遇到自然外力如地震等,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4、不均匀沉降
由于地基位于不同的地质条件之上,加上建筑不同高度的影响,在高低错落或地质发生变化的位置将由于竖向荷截作用下产生沉降差而可能引起拉应力,当该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时,将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的几个防治措施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充分认识裂缝危害
随着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技术也在向功能型和智能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参建的技术管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充分认识裂缝产生的危害,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组成、各种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新工艺新过程的学习了解,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一起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工程中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措施,与施工班组研究讨论,共同努力实现控制质量目标,有效地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
2、加强设计质量监控,做好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质量预控的重要环节。监理单位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汇同建设、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共熟悉图纸,充分了解建设、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底。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裂缝的重要内部因素,施工前应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检验,在满足混凝土设计标号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拌制混凝土时掺入一定量的磨细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量。另外还要对装料顺序、搅拌时间、浇筑点坍落度、入模温度、留茬部位进行规划,对模板进行设计,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控制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对进场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把好关。混凝土在浇筑至硬化期间,水泥会放出大量水化热,水化热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应尽量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一是尽量选用水化热较小的水泥品种,必要时可以加入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散热,或加入适当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二是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细骨料宜用干净的中砂或中粗砂,最好用中粗砂,粗骨料宜用粒径较大、连续级配好的石子,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
4、施工技术
(1)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到现场验收,对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在基坑开挖后应要求勘察补钻探,当探出有不利的地质情况时,必须先对其加固处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其原状结构。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相邻建(构)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基坑开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础。当建(构)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轻、低部分。
5、从控制温度着手
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三、做好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因此,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2、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2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四、总结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对外观造成影响,而且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下一篇:浅析预应力FRP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