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理工论文 > 正文

城乡一体化空间要素特性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2:10人气:

  摘要:传统的区域空间规划往往将城镇空间与乡村空间孤立起来,人为地构成了城、乡不同的二元规划体系。然而,城、乡是区域整体的两个共耦组成部分,正如“图”与“底”的关系。换句话说,城市与乡村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区域空间。因此本文对城乡一体化空间要素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空间要素;特性

  1.城乡体系结构

  城乡体系结构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骨架,亦是城乡空间一体化布局的首要步骤,其它专项的一体化空间布局基本上是在城乡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体系结构涉及到城乡的经济、社会在空间上的总体安排:在经济效益上,它是产业布局的指导方针,为不同地域的产业发展类型提供了客观依据;在社会效益上,它统筹安排了各类居民点及其配套的社会设施,将原本分散、对立的城市与乡村居民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居住质量以及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城乡体系结构客观地反映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总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更为明确的阶段来考察城乡关系的变化,即城乡二元孤立期——农业社会城乡关系的主体特征,城乡间联系微弱,城乡二元极化期——工业社会城乡关系的主体特征,城乡之间呈现“核心——边缘”的二元极化关系,城乡一体共生期——后工业社会城乡关系的主体特征,城乡一体共生。

  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呈现出规模等级明确的多核心网络状的城乡体系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个分布均匀的区域中心以及各自相对应的若干次中心,它们之间的联系多样而紧密,共同构成了一体化的有机整体。传统的城乡体系结构规划将城镇作为主要依据,乡村地区作为其次要补充,人为地割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使城镇规模无限制地扩大,而乡村逐渐衰败,从而导致了城镇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问题的出现与恶化。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体系结构规划则更加重视乡村地区,着重建立城乡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调动城镇与乡村各自发展的优势资源与条件,形成城乡互补、覆盖全域的网络结构。

  2.居民点

  从城乡一体化的合理布局出发,城乡居民点通常依照城乡体系结构来进行布置,一般分为城市地区、重点镇、一般镇以及中心村等四级结构。其中,城市地区指主城区及其联系紧密的周边地区,该地区的居民数量应占据全市城镇人口的大部分(约60%);重点城镇为主城区以外市域内重点发展的建制镇,是市域城镇发展的集聚增长点,该地区的居民数量宜占据全市城镇人口的 20%左右;一般城镇为现有的建制乡镇,作为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节点,该地区的居民数量以占据全市城镇人口的 15%左右为宜;中心村一般为村委会所在地,均为本行政村内较大型的居民点,中心村的居民总数量约为全市城镇人口的 5%。

  3.产业布局

  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可以看出,城乡一体化只能发生在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当高的时期,因而,产业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与推动力。所谓产业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它是企业与区域经济整体之间的一种中观经济层次单位。

  经济地域的产业空间结构也称地域产业空间结构,或称产业地域结构,简称地域空间结构。经济地域的产业空间结构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具体说,就是指经济地域的诸经济内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与地域上的组合形式。不同类型产业的空间布局亦不尽相同。譬如,传统的农业生产发展布局,不仅受经济规律影响,而且对区域的自然条件依赖较大,而第三产业则主要集中在各级城市和乡镇中,城乡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往往是区域第三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

  同时,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将孕育出多样的城市空间结构。从产业角度来说,剩余价值规律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城市的空间形态与资本再生产的方式相关,各种资本通过投资、建造和使用城市物质环境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而资本的投资出路以获利为准则,它引导着城市空间发展的区位选择;其次,空间的形态和分布差异对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区与差异就是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中地位差异的空间体现。

  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的核心是因地制宜发展多元产业,力求使单位地域的经济效益产出最大化。相对于发达的城市产业,长期以来乡村地域主要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经济效益较低;而一些乡村新兴的第二产业布局又以分散化为特征,阻碍了第二产业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应以重构乡村产业为重点。目前乡镇企业的布点过于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和“三废”治理,不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和小城镇的合理发展。一般地,乡村空间仍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而对于已经形成规模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乡村工业“应结合镇级以上工业集中区统一考虑,以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同时,“工业集聚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同行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

  4.交通网络

  发达的多元化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前提。交通网络在三维空间上将经济领域的各类产业、企业通过快速通道(如货运铁路)或专用生产管线(如石油管道等等)与原材料地或交易市场方便地联系起来,将社会领域的各级居民点通过城市道路或轨道交通与城乡各个不同的职能地域紧密地连接起来,将自然领域的生态、景观资源通过绿色廊道与城乡人文资源有机地融合起来,等等,从而将空间各组成部分在城乡地域范围内串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与影响的有机整体,为城市与乡村走向融合铺设了宽广而坚实的“道路”。

  城乡交通网络分为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两大系统,两者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均至关重要。区域对外交通是城市与乡村存在的必要条件,亦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如果对外交通的建设滞后,将严重影响区域内外的物质、财富与能量的交换,从而使城市与乡村均失去了活力。城乡内部交通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它将各个空间结构要素通过多种交通设施体系紧密地联接到一起,从而组成了一套城乡空间结构体系的基本网络框架,因此,内部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以及设施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5.基础设施

  从总体上说,目前的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巨大。以城乡居民人均用电量为例:2008 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用电 70.62 亿千瓦时,人均约 284千瓦时/年,乡村居民生活用电 64 亿千瓦时,人均约 175 千瓦时/年。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城镇居民的生活用电,乡村居民人均用电量明显偏低。造成这种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是,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迥异无疑是其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对电气化家居生活的渴望愈发强烈,然而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却一直遏制着这种需求,譬如,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在农村地区尚未大规模普及,乡村居民因电视收视质量的影响而对购买电视机以及收看电视节目的欲望并不太高,而随着新型的数字电视系统在全国城镇范围内的迅速普及,乡村居民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电视收视质量又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收看频率亦将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乡村居民的日常用电量。

  城乡基础设施的二元化状况,不仅导致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也严重影响了诸如区域产业等其它空间要素的一体化发展。作为重要的载体支撑,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不应“铺天盖地”式的盲目投资建设,而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实地结合当地现状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应以建设高效率、系统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为最终目标。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当地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基础设施不仅为产业提供必要的基本生产条件,同时也从产业发展中获利,得到稳定的建设与维护资金之来源。

  6.社会设施

  所谓的社会设施主要是指公共服务设施,具体包括行政办公类、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商业设施以及环卫设施。从表面上看,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主要涉及的是城市与乡村这两个地域范畴,然而,其最终目的是要同步提升城市与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以人为本是城乡一体化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众多空间要素中,唯有社会设施是与城乡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场所,因而社会设施的布置安排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时期存在,自然地造成了城市与乡村在社会资源分享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城乡的医疗卫生事业状况为例:据统计,2007 年我国城市街道卫生院平均每院床位数 20 张,卫生技术人员 31.1 人;而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平均每院床位数为 18.7 张,卫生技术人员 21.7 人。事实上,除了医疗卫生设施以外,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在其它重要的社会设施分享的数量与质量上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譬如,2007 年我国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117464.5 亿元,而农村仅为 19859.5 亿元,如果从人均方面计算,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更加巨大。

  社会资源分享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了社会设施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均:城镇拥有绝对多的学校、医院、市场等等便利设施,分布较为合理均匀且服务质量较高,而乡村的社会设施相对匮乏,设施质量更是无法与城镇设施相比。

  作为城乡一体化布局中重要的附属部分,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一体化将对消除城乡的社会二元结构产生积极与深远的影响。城乡社会设施一体化布局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公共部门和单位为骨干,用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快建设城乡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形成城区、镇、村规模不同、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促进现代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辐射和延伸。社会设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其建设中应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政府也应拓展多种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在社会设施的一体化布局中,应切合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形成规模与层次不同、分工明确的社会服务设施系统,使其在各自不同地域均能发挥最佳的社会效益,避免盲目大规模、千篇一律的浪费型建设。

  7.生态结构体系

  生态系统系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整体,其中所谓生物群落系指植物、素食动物、肉食动物和微生物,所谓非生物环境包括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

  由于城市与乡村长时期的相异化发展,城乡两地的生态环境亦呈现出了显著的二元化特征。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环境的生态系统,人工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城市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大开放系统,时刻需要输入大量的能量亦同时输出大量废物。乡村是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的地方,相对于城市,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生态系统的原生性保存较为完好,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较强。

  遗憾的是,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态系统质量都在不断地恶化。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可以理解为是城市与工业发展的失控,人类尚还可以通过科技的进步来遏制之,然而,作为天然的“城市净化器”的乡村如果也出现生态危机的话,那么城市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之时甚至城市的末日也离我们不远了。目前,中国农村各种自然资源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毁、退化严重,工业污染与农业自身污染叠加,制约了经济发展,也恶化了环境。

  造成城市与乡村生态环境同步恶化的主导因素还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城市,而问题的根结却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合理的生态发展关系。长期以来,乡村空间在整个城乡生态环境体系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城市的环境缓冲区的角色出现的,主要的功能是对城市污染物的稀释和自然净化。但是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染物总量已突破了乡村空间的环境容量,同时随着乡村自身的快速发展,其本身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久而久之,乡村已逐渐失去了生态净化的能力。

  摆正城乡畸形的生态关系才是长久的出路,即让城市在科技运用与科学规划的帮助下走低污染的发展之路,从而使乡村生态系统从过重的环境压力中解放出来,恢复原有的净化调节能力。而只有让城市与乡村处在一体化生态体系之下,才能保证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在有机、健康的动态能量交换中可持续地发展。同时,也只有实现区域生态结构体系的稳定,才能保证城市与乡村持久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绿皮书(2010 版)[M].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评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150):111-114.

  [3]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第二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