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住宅规划设计问题
摘要:新农村住宅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住宅建设必须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结合农村居住习惯及环境特点,建设农村特色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居住质量,探索新的农居模式。本文围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住宅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意见,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住宅;规划
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对新农村住宅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建设缺少统一的住宅规划,建房选点随意,住宅结构松散、布局零乱,往往滥占耕地;另外,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极为不便。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要加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统一规划。
一、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问题
一)滥用土地、耗能废材,缺乏公共基础配套设施
在现阶段的新农村住宅规划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往往只关注自家的住房,忽视或无力参与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进而导致农村住宅布局分散、院落空旷,占地面积大,极大地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
另外,村庄建设无规划,房屋建筑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队伍资质也不合格,没有正规的监管机构,且相关的建设法规、标准等不适宜农村建设,致使广大新农村住宅建设处于无章可循、无人管理状态,导致村庄日益外延,出现空心村,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增加了公用配套设施建设的难度,难以保障新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观念陈旧、盲目建设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住宅建造完全是农民自筹自建的个人行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起来的农民对住房有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建房时缺乏长远的打算,房屋建设往往存在着极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三)住宅布局不当、使用不便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等,我国农村大部分农宅存在客厅与卧室不分、卫生间设置在院内、无室内供水系统等问题,卫生条件极差,限制了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虽然近年来新建的楼房质量明显提高,摆脱了上述的一些弊病,但是仍旧存在着用地不够紧凑、平面布局不合理、建筑空间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急需重视与改进。
二、新农村住宅的特点及规划原则
一)特点
要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新农村住宅的特点。新农村住宅使用功能较为复杂,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化:
其一,使用功能的双重性
在我国,农村住宅不仅仅有确保农民生活和居住的功能空间,很多功能空间还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求,除此之外,还配置了供农机具、谷物等的贮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
其二,持续发展的适应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建设应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改性,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友展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反复建设劳民伤财。
其三,服务对象多变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村庄、不同的民族也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民情,即便在同一个地区,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活习俗、邻里交往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要求,其宗族、邻里关系极为密切,十分重视代际关系。因此,在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要求。
其四,建造技术复杂
农村住宅不仅功能复杂,而且建房资金紧张,同时还受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坚持就地取材,采用较为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等,力求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创造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农村住宅。
其五,地方风貌的独特性
农村住宅通常受到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使用对象对生产、生活的具体要求的影响,即使在同一个村落,有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注重保留原有地方风貌,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村住宅。
二)规划原则
首先,要充分结合现有当地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积极保护生态,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要注重村庄的空间型式和网络结构,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次,优化村庄布局结构,扩展建设的发展空间,从而适应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尽可能节约土地。
再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强化邻里交往。满足当前农村多样化的需要,规划多样性的户型。
最后,要建设完善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居住质量。
三、新农村住宅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一)合理规划
住宅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是为了提高村镇住宅和小区整体的合理性、节能性以及可操作性,指导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
首先,新农村住宅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的生活性质、风俗习惯,做到因地制宜,体现各村镇的地域特点和地方特色。此外,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特征,把住宅、公共建筑、绿化与户外活动场所、交通设施、道路、公用设施等各项实体在空间上进行综合有序地合理布局,节约土地资源,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
其次,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还要以即将建设的公共建筑或既有公共建筑物、构筑物为中心点,综合考虑乡村特色,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做好旧村镇改造工作,协调好居住区生活与生产功能之间的关系,改善道路系统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成分做好居住区外部环境的整体空间布局,处理好户外交往空间与景观节点的关系,做到美化、亮化、绿化、净化,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改善人居环境。
再次,要坚持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农村住宅建设新模式。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优先抓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村新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和新民居建筑设计。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新村规划的完善、细化和修编工作,包括居住区道路、房屋、绿化、地下管道、公用设施的设计布置等内容,从规划上保证农民住宅建设科学、合理。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且又属于规划范围的自然村落,要在现有基础上,以改造村庄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优化布置,力求平面布局生动活泼、空间布局错落有致,凸显地方特色。
最后,还要积极探索以城镇—集镇—中心村为框架的农民住宅集聚新平台,在城镇、集镇、中心村边缘划出一定面积作为农民住宅集聚用地,保持土地性质不变,农民自愿进入,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在原有人气和商气基础上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增加农民住宅的集聚度,扩大城镇、集镇、中心村所在地的范围。
二)合理设计
新农村住宅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理念,保证外观新颖、美观又要便于实施,充分做到布局合理,在体现现代气息和现代文明,同时彰显农村特色,兼顾住宅单体建筑设计以及村镇总体规划,将二者有机融合。
进行农村住宅设计要坚持保护耕地、节约耕地,并尽可能做到实用,采取多种单元类型,进行系列化拼接,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节能材料,达到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此外,新农村住宅功能布局一定要做到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的明确分区,对于影响生活质量的生产功能要尽可能划分出住宅居住区之外。
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家居功能模式,确定适用、安全、方便、卫生、舒适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充分顾及到新农村家居功能的多样化。除了住户必备的基本空间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职业确定特定的辅助功能空间。
除此之外,要尽可能使用成熟的节能体系和节能环保建材,采取节能设计和节能施工技术,提高房屋节能效果,还要充分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做到节能降耗。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新农村住宅规划和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要充分了解农村住宅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针对农村以及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中钊编著;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11
[2]欧阳文;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住宅设计初探—以北京密云张家坟新村住宅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0年第07期
[3]武雪丽;浅谈新农村住宅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章昊;农村住宅的现状及新农村住宅的展望[J].安徽建筑.2006年05期
下一篇: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常见问题与发展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