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通报职称论文发表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2:59人气:
文章简介:《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中医药通报》杂志,自2002年2月25日正式创刊,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界专家、海内外同仁及读者的高度评价。创刊7年共收到全国各地共22...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
中医药通报杂志基础信息: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中医药通报杂志发展历程:
《中医药通报》杂志,自2002年2月25日正式创刊,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界专家、海内外同仁及读者的高度评价。创刊7年共收到全国各地共22个省、地区(直辖市)的稿件3840余份,发稿809篇,录用率接近1/5。其中国家基金项目42篇(5.2%),省级基金项目58篇(7.12%),市级基金项目78篇(9.7%),共占22.02%。作者群中副高职称以上和医学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来稿占发表论文总数的85%。值得一提的是,共有包括5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30多名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曾为杂志撰写了文章。
2002年至今,平均每期发行量达到5000册;自2004年8月以来,每期发行量已上升到6000册。现自行订阅的读者用户还在不断增加中。
2008年,《中医药通报》杂志以“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医”为目标,在马来西亚设立了首个“海外发行部”,同时在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读者群与作者群继续扩大,形成了很好的影响。
《中医药通报》得到了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中医药同仁的认可,成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大讲堂”、马来西亚东方中医药进修学院、新加坡中医药学院、澳门中医药学院等东南亚及海外各中医学术团体重点推荐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之一,成为他们中医药学术交流的平台。
2007年4月,《中医药通报》杂志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中医药期刊奖(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期刊)。
2008年度,据科技部指定的科技期刊收录引证和引文统计分析机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杂志影响因子已达到0.303(名列第一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影响因子为0.740),在中医药期刊中名列前茅。从客观上证明了《中医药通报》作为最年轻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杂志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论坛、进展评述、研究快报、获奖成果介绍、专题笔谈、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
中医药通报杂志社投稿信息
1.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7.本刊诚邀各地特邀编委、编委、副主编具体事宜请与采编部联系。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征稿
系统视野看中医的科学性
读《黄帝内经》札记(十)
深化医改让人人病有所医
学用大承气汤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浅析《金匮要略》中的寒热虚实辨证
借药引藏玄机
从“热因热用”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火疳
瓷瓶古董作药引——惊汗治病
吴熙教授中医诊治不孕症特色
旧毡帽、草帽作药引——转移意念
李献平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浅谈
孙一奎便方治难症
谢旭善老师论治口疮经验
医家相轻与相亲
苏稼夫应用放血疗法经验
孙思邈葱管治尿闭
王付教授运用经方时方辨治经前期综合征
程钟龄施计治“足痿”
清胃散组方的探讨
中医药通报杂志基础信息: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中医药通报杂志发展历程:
《中医药通报》杂志,自2002年2月25日正式创刊,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界专家、海内外同仁及读者的高度评价。创刊7年共收到全国各地共22个省、地区(直辖市)的稿件3840余份,发稿809篇,录用率接近1/5。其中国家基金项目42篇(5.2%),省级基金项目58篇(7.12%),市级基金项目78篇(9.7%),共占22.02%。作者群中副高职称以上和医学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来稿占发表论文总数的85%。值得一提的是,共有包括5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30多名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曾为杂志撰写了文章。
2002年至今,平均每期发行量达到5000册;自2004年8月以来,每期发行量已上升到6000册。现自行订阅的读者用户还在不断增加中。
2008年,《中医药通报》杂志以“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医”为目标,在马来西亚设立了首个“海外发行部”,同时在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读者群与作者群继续扩大,形成了很好的影响。
《中医药通报》得到了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中医药同仁的认可,成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大讲堂”、马来西亚东方中医药进修学院、新加坡中医药学院、澳门中医药学院等东南亚及海外各中医学术团体重点推荐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之一,成为他们中医药学术交流的平台。
2007年4月,《中医药通报》杂志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中医药期刊奖(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期刊)。
2008年度,据科技部指定的科技期刊收录引证和引文统计分析机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杂志影响因子已达到0.303(名列第一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影响因子为0.740),在中医药期刊中名列前茅。从客观上证明了《中医药通报》作为最年轻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杂志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论坛、进展评述、研究快报、获奖成果介绍、专题笔谈、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
中医药通报杂志社投稿信息
1.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7.本刊诚邀各地特邀编委、编委、副主编具体事宜请与采编部联系。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征稿
系统视野看中医的科学性
读《黄帝内经》札记(十)
深化医改让人人病有所医
学用大承气汤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浅析《金匮要略》中的寒热虚实辨证
借药引藏玄机
从“热因热用”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火疳
瓷瓶古董作药引——惊汗治病
吴熙教授中医诊治不孕症特色
旧毡帽、草帽作药引——转移意念
李献平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浅谈
孙一奎便方治难症
谢旭善老师论治口疮经验
医家相轻与相亲
苏稼夫应用放血疗法经验
孙思邈葱管治尿闭
王付教授运用经方时方辨治经前期综合征
程钟龄施计治“足痿”
清胃散组方的探讨
上一篇:中国药物与临床征稿函
下一篇: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期刊征稿要求
下一篇: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期刊征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