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摘 要:文章介绍了计算机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构特点,结合综合评价方法的设计要求以及对有关数据的收集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且探讨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在计算机软件质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o the collection of data about the detailed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software quali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tructure features, and probes into the secondar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echnology in computer software qualit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software quali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计算机软件产品质量的特点
计算机软件的质量是指了解、度量以及预测计算机软件机器信息系统的质量。通常情况下计算机软件质量,用高层的软件质量需求评价准则、中层的软件质量设计评价准则以及低层的软件质量评价准则进行描述。计算机软件质量的评价准则一般反映了用户的观点,例如可靠性、可维护性等。计算机软件质量设计评价准则反映软件开发人员的技术观点,如可靠性所涉及的健壮性以及精确性等,而计算机软件质量度量评价准则反映软件质量管理人员如何评价在软件开发中对设计评价准则的实现,根据国际标准组织ISO质量认证中的规定,质量是依靠特定的或者暗指的能力满足特定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全部功能和特征。从这项规定中可以看出质量是产品的一种内在特征,也就是说计算机软件质量是软件自身的特性。
在国际范围内推广计算机软件质量技术,ISO质量认证中发布的质量特性国际标准汇总的第一层称为质量特性、第二层成为质量子特性以及第三层称为对量,该标准对计算机软件定义的六个质量特性分别是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以及可移植性,此外该标准还推荐了计算机软件质量的二十一个子特性,分别是舒适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成熟性、容错性、可修复性、可理解性、易学习性、操作性、时间特性、资源特性、可分析性、可变更性、确定性、可测试性、适应性、可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但这些特性都只是参考并不作为计算机软件质量的评判标准。因此本文对计算机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时,只针对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以及可移植性这六大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二、计算机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根据国际标准组织ISO质量认证中对于计算机软件质量特性的规定,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计算机软件质量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以及可移植性这六大特性进行评判,具体的评价方法以及步骤如下:
(一)建立计算机软件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假设功能性方面的评价矩阵为Rn,其中n=1、2、3、4、5、6,分别代表计算机软件质量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以及可移植性这六个评价特性,则R1所代表的功能性矩阵数列为:
R1=(r11、r12、r13、r14;r21、r22、r23、r24;r31、r32、r33、r34)
其中rij分别代表计算机软件在第i个指标在符合相应的等级U时所匹配的等级程度j。按照相同的方法可以求出第二层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2、R3、R4、R5、R6在其余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可移植性这五个计算机软件质量特征。
(二)建立计算机软件质量的二层指标权重
假设第二层指标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以及可移植性这六个权值矩阵分别为A1、A2、A3、A4、A5、A6
在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时,由于计算机软件质量的权重值的确定对于评判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精确度,通常情况下是采用自顶层向下的系数分析方法以及专家咨询法来确定计算机软件质量的权重值。具体过程是首先讨论评价计算机软件质量指标体系的顶层指标在总体价值中的份额,然后在确定计算机软件质量第二层指标在相应顶层指标中的份额,最后再由相应的专家对以上评判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并且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以上的第二层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当中,bij(i=1、2、3、4、5、6;j=1、2、3、4)分别代表计算机软件在第i(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可移植性)个方面所匹配的等级程度j(优、良、中、差)。例如b34就代表计算机软件质量在可维护性方面的评价等级属于“差”的程度。
(三)建立计算机软件质量的顶层指标权重
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设立计算机软件质量的顶层指标权重值矩阵,然后再计算出相应的评判结果,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假设顶层指标权值矩阵为C=(C1、C2、C3、C4、C5、C6),这其中C1+C2+C3+C4+C5+C6=1
其中,将顶层指标权值矩阵与阶段二中的第二层评价结果矩阵相乘,得到(B1、B2、B3、B4、B5、B6)从而可以进一步获得计算机软件质量的顶层评判结果,具体表示为:
D′=C·(B1、B2、B3、B4、B5、B)=(d1、d2、d3、d4)
其中上式中的d1、d2、d3、d4分别表示了计算机软件质量评价的四个等级程度优、良、中、差。
(四)计算机软件质量的计算评价
在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计算机软件质量进行计算评价时,为了方便更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将优、良、中、差的等级评价程度进一步量分化。假设U′为评语等级所对应的分数级,则相应的S1=B1U′;S2=B2U′;S3=B3U′;S4=B4U′;S5=B5U′;S6=B6U′分别表示计算机软件质量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可移植性这六个方面的评价等级程度,而S=DU′则代表了计算机软件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
(五)计算机软件质量的评语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机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参照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可使用性、可移植性这六个方面具体评价指标,判断该计算机软件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在计算机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发现某个质量特性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就需要对这项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找出质量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具体分析的方式应该是自顶层向下并且按照系统级、子系统级、模块级逐步分析,在逐层逐步的分析研究中对存在缺陷的地方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是计算机软件的综合质量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软件的使用和依赖性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软件产品的质量成为了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样一来需要制定系统、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计算机软件进行评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有了这种量化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就能够较为客观的对一个软件产品进行质量评价、指出其存在的一些优缺点,从而对缺点和不足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软件质量评价体系的确立和软件质量认证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计算机软件质量评价工作势必会走向信息化、现代化以及国际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李湘娟.基于FMEA的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7.
[2] 田涛;张凤鸣;王昕.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方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2007.
[3] 孙勇.软件可靠性模型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0(02).
[4] 吴勤;侯朝桢;原菊梅.基于Kohonen网络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J].计算机应用,2007.
[5] 周卫东.组合导航系统应用软件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下一篇:校园“一卡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