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传输技术在通讯工程中的运用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5-08 08:34人气:
摘 要: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通信工程要求的逐渐提高,使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有线传输技术在未来会向经济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对通讯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通讯工程; 有线传输技术;
近些年,互联网已经不断普及,使有线传输技术占据主要的主导地位。由于它的信号稳定,传输速度快,所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但是目前有线传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中国通信业务的发展。所以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
一、通讯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1.1、光纤传输方式
光纤传输技术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传输方式,要应用在光信号的传播上。这种技术不仅宽带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除此之外,它的通讯质量也非常的显着,具有较一流的传播技术经验。但是,光纤传输技术对传播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施工量大、施工线路复杂,对光纤传输技术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种技术目前广泛的应用在目前最为盛行的骨干传输网络中,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开发,该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1]。
1.2、同轴电缆传输方式
除了光纤技术以外,大部分的有线传输技术所使用的材料都是金属,并将其作为有效的通道。对于金属材料而言,非常容易受到电磁环境的干扰,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恰巧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同轴电缆传输技术中的芯线属于一根独立的铜线,外部的同轴铜管直接代替了电缆上的铜线被,这样就可以直接转换成一个新的传输渠道,也就是同轴电缆传输通道[2]。另外,无线电磁波可以利用这个渠道进行合理化的传播,可以有效提高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对于这种传播方式来讲,其频带较宽,可以达到15GHz,因此,这种技术在多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1.3、架空明线传输方式
架空明线传输方式主要是在电线杆和电线杆之间的空间上架设一个导线,信号可以直接通过导线将发送出去,各个导线都会属于自己的传输渠道;在大部分情况下,通道的最低值为350Hz,其最高值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保持在1.2MHz上下,据调查发现,架空明线的传播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其效果非常显着,而且传播的信息量在多种媒介中沾酒首位,例如:传真、电报、有线电视等,都可以对架空明线传播技术进行合理化的应用[3]。
1.4、胶合电缆传输方式
胶合电缆也叫做平衡电缆、对称电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大致分为高频胶合电缆和低频胶合电缆两大类。低频电缆的通道相对比较窄,通常一个通道只可以安装一个电话线,在市场上,这种电缆已经少见的;高频电缆属于屏蔽式的电缆,反而在市场上得以广泛的应用,不仅价格适中,质量达标,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技术要求也比较低,易于使用。近几年,在市场对该技术的需求量在逐渐扩大,胶合电缆相对使比较经济实惠的一种电缆品种,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二、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措施
第一、增加传输距离。在当前信息技术支持的背景下,通信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性能在不断的提高,其主要是表现在对距离的传输上。要想使有线传输技术可以在在通信工程中占据主要的领导地,实现更大距离的信息传输,就要铺设跨过地区或者是跨海域的电缆,使通信工程中的有线传输技术在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要适当增加传输距离的方向,不断优化有线传输技术[4]。第二、加强技术创新、对于光纤技术来讲,它是在SDH优化的技术形成的一种DXC技术。通过利用光纤数字技术,将网络中的各种功能进行及时的传输,并根据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通信工程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对光纤业务的分级进行检测,进而确保通信传输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形势下,通信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在不断涌现,极大的加剧了通信工程的竞争难度,所以要将有线传输技术贯穿到通信工程中,加强对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和应用,唯有这样才可以将有线传输技术的优点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企业可以更加稳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可进.通讯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5):110.
[2]郑莹.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9,26(5):72-73.
[3]刘翔.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通信技术优越性及网络化改进[J].数码世界,2019,(6):39.
[4]王才福.现代通信工程中光纤有线通讯技术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8,(23):169,171.
上一篇:5G通讯技术推动物联网发展
下一篇:5G移动通信技术中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下一篇:5G移动通信技术中关键技术及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