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图书校对工作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1-03-04 08:53人气:
摘要:校对是保证书籍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校对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校对人员也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个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地做好校对工作。基于此,本文将从做好校对工作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求为做好校对工作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图书;校对;出版
一、引言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既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因此,对图书出版业而言一定要重视校对工作。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产生了“校雠”这一名词,尽管这与我国现代的校对工作有所差别,但其本质都在于消灭谬误,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校对工作都是被人们所重视的。这种处于编辑之后、印刷之前的关键性环节,对保障图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决定了校对人员能力提升和校对工作不断完善的必要性。
二、做好校对工作的定位,对校对工作充满热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图书出版业逐渐走向了数字化和网络化。新的校对工具的产生和智能化校对方式的出现都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校对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要想做好校对工作,校对人员一定要对这份工作充满热爱,认识到校对工作在图书出版业中的重要意义,在校对工作知识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单调性面前能够始终坚持做好校对工作的定位,把握校对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学习关于校对工作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校对能力。校对人员要做到在思想上热爱校对工作,在行动上做到一丝不苟,在校对工作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始终保持对校对工作的赤子之心。
三、增强校对人员的责任意识及自信心
增强校对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对做好校对工作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保证校对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校对工作出现失误不仅会影响图书的顺利发行,也会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校对工作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阶段,做好校对工作能够极大地促进出版业的发展。因此,校对人员在进行校对时,一定要将自身的责任感融入其中,增强责任意识,认识到校对工作不只是一份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及后人的事业,更是传承经典、宣扬文化的千秋伟业,树立对校对工作的信心,确保图书达到国家要求的校对标准。在校对书稿时,校对人员要做到一丝不苟、毫不懈怠,对书稿中不明白的内容,要勤查工具书,多方查阅资料,所改要有依据,不可想当然地改动。同时,校对人员要敢于提出质疑,展现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校对工作,保证图书的质量。
四、校对人员应增加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了解
出版产品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这就决定了出版产品与一般的商品有所不同,图书编校人员要关注到图书的精神属性,对文本内容严格把关,使图书出版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而非利用图书出版牟取暴利。图书编校工作向来追求“不诬古人,不误来者”,这也正是我国出版业的使命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关于语言文字和图书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地完善,对于校对人员而言,这些都是必须了解的,只有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指导下完成图书的校对工作,才能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校对人员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校对,无论是标点符号还是语言文字等都要力求准确,确保图书的内容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校对人员也要坚持校对工作的政治性,确保图书的出版符合国家要求的政治标准。
五、实现校对软件和人工校对的结合,提高校对质量
校对软件能识别基本词语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某些政治性差错等,最新开发的校对软件还能识别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的差错等,并能进行专业化的分析,提出修正处理的结果,以备参考,在实现校对工作精确性的同时减轻了校对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表明,在校对软件的帮助下,书稿校对的准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图书质量得以提升。校对人员应充分利用校对软件,在校对方法和校对工具日益先进的背景下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以个人的努力推动校对行业的发展。校对人员也要认识到新时代校对工作自身的变化,对新时代校对工作的内容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校对方法,实现校对行业的发展进步。但是,校对软件也存在不足,如误报差错、漏报差错等。由于语言文字本身极其复杂,再加上书稿内容的多样性等,致使一些差错误报、漏报,特别是书稿结构层次、体例编排等方面,校对软件更是无法识别。而且由于校对软件开发的时限性,新生词汇及知识不能及时更新,这方面的差错也无法识别。所以说校对软件并不能替代人工校对,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校对人员不能一味地依靠校对软件,而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对相关领域的具体校对方法进行探索,实现人工和智能的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校对质量。
六、提高校对人员的整体素质
校对人员的工作就是发现并改正书稿中存在的错误,力保多出善本,不出错本,校对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图书出版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由于校对人员接触的书稿内容涉及面非常广,这就要求校对人员平日里注重知识积累,了解和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并运用到校对工作中。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出版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为校对软件的应用提供了条件。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校对工作的要求,校对人员必须提高个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排版智能化和校对信息化的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校对工作的发展完善。较之于传统的校对方法,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校对方法更能够满足校对工作的需要,对书稿准确性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而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校对人员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校对方法,在利用新的校对方法和校对工具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困难。因此,校对人员应当深刻认识到传统的校对方法的弊端,不断地提高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努力地突破原有校对方法的束缚,在实践工作中探索新的校对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校对工作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利用信息化时代出现的各类软件提高校对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和精确程度。由于校对工作的繁忙性、枯燥性和乏味性等特征,许多校对工作人员会产生职业倦怠,由此影响校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管理部门要注重提高校对人员的整体素质,对校对人员展开相关培训,加强校对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给校对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增强校对人员对校对工作的热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对方案,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资金分配方面充分考虑校对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复杂性,对做出重大贡献的校对人员给予奖励,从而调动广大校对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校对人员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为我国图书出版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七、从管理层面上保障校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管理层面上保障校对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推动校对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够从宏观层面上保证校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完善对校对人员的管理,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首先,相关部门要提高校对人员的福利待遇,制定完善的校对工作奖惩制度和相关考核办法,使校对人员能够享受到较好的福利待遇。在进行校对人员福利分配时,要尽可能地向业务能力较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人员倾斜,确保校对人员能够多劳多得,从而激发校对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其次,要着力加强对校对人员的培训。专业性培训能够提高校对人员的校对能力,对校对人员的培训应当定期进行,每一次培训都应有明确的培训记录,在培训过后的一段时间内重点检查培训内容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对认真学习的校对人员予以表扬奖励,对犯错误较多的校对人员予以提醒或警告,督促校对人员耐心地对待校对工作,及时发现书稿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校对质量,推动校对队伍不断完善。最后,管理部门应适当组织有利于校对人员心理素质增强的活动,提高校对人员的心理素质,使校对人员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书稿的校对工作中,提高校对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实现校对工作的顺利进行、顺利完成。
八、结语
校对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在当今时代,校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校对人员必须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个人的校对能力,认识到校对工作对我国出版业的重要意义,明确校对工作的定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个人的知识储备,保质保量地完成校对任务。相关管理部门要对校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校对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对校对人员进行激励,从而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优的校对队伍,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张国梁.加强校对队伍建设促进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3).
[2]周奇.“无错不成书”何以成为老大难——兼谈出版校对队伍建设[J].中国出版,1997(07).
[3]朱彩翩.关于加强出版校对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出版,2002(02).
[4]田美娥,贺元旦.对出版社社外校对工作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5]桂香.浅论提高图书质量对校对人员素养的要求[J].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7(01).
[6]黎洪波.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萧振华.出版物质量问题典例面面观[M].安徽教育出版社,2020.
[8]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质检中心.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M].商务印书馆,2018.
[9]张芬之图书出版必备[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
[10]林晓珊.数字化时代如何做好图书校对工作[J].中国报业,2020(20).
[11]宋鹏.图书质量校对人员的基本素养问题分析[J].兰台内外,2019.
[12]吴贯一.新时期制约图书校对质量的因素与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20(04):205-206.
[13]涂丽娥.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J].新闻文化建设,2020(07):33-34.
[14]杨然,张小霞.做好校对工作提升图书编校质量[J].新闻传播,2019(22).
作者:岳秀霞 单位:中州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一篇:电子信息技术对会计基因的影响
下一篇:人工智能算法专利保护路径
下一篇:人工智能算法专利保护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