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本文主要从沥青拌合站工作原理和生产工艺入手,针对生产过程影响或控制质量的关键项目进行分析。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和摊铺碾压质量是影响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的关键项目,笔者根据理论与实践经验,单就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浅显论述。稳定度和流值指标是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主要体现,而稳定度和流值表征高温时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实际上是反映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和材料形成后变形能力的指标。所以,控制混合料的质量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生产设备与仪器准备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机群共同配合、协同作业的过程。国内主要选用间歇式沥青拌和站,拌和站各部件要运转可靠、性能稳定,各种计量要达到一定精度,为保证拌合质量,应定期检查搅拌缸搅拌臂、叶片、衬板等易损件,并及时进行更换,更换配件时,应注意搅拌臂和叶片的方向,以及叶片与衬板间的距离,不能过大或过小, 应经常检查拌缸内的沥青管道有无破损或堵塞,造成无法将沥青喷到远端,或沥青喷油嘴有无堵塞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与拌和站产能相匹配的装载机、运输车辆的型号与数量要计算确认;要配备检测原材料及产品质量的试验仪器,检测仪器与拌和站计量称重系统应进行定期校验、标定。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集料和粉料三部分组成的。原材料的控制主要涉及到在性能、贮存、检验等各个环节中如何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问题。
(1)沥青的管理
在使用前检查沥青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交通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包括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闪点,含蜡量、薄膜烘箱加热试验指标。沥青材料在进入拌和站时应附有原厂的质量合格证和出厂检验单,试验室对每批到场的沥青均应取样检验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试验室取样检验合格后,收料员记录沥青来源、标号、数量、到货日期、存放地点、检验品质以及沥青使用的地段等;每批沥青在检验后应留有不少于4kg的料样备查;卸沥青时,应将卸料口清理干净,并检查卸油罐,确保罐内无水及其他杂物,才开始卸沥青;同时定期检查、清理沥青过滤器。 沥青在沥青库内的贮存条件应能保证在贮存期内沥青的性能品质保持不变。 影响沥青贮存品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在运输状态下要求的石油沥青温度通常控制在130℃左右,液态沥青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水(雨水、蒸汽管道蒸汽等)进入管道。
(2)集料的管理
集料质量和粒径应符合JTJ E20-20011中关于沥青层用粗集料的石料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坚固性针片状含量等质量和粒径要求。
集料应堆放在坚硬的、清洁的场地,堆放场地应有良好的防排水设施,细集料应用遮雨棚布覆盖,不同规格的集料应用隔墙分隔。每批进场的材料均应按照国家规范对集料的规格、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等特性进行取样分析,证明合格后方可进场堆放,并签发验收单,集料质量检验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和业主文件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料堆的级配特性,监测有无变化。
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的机制砂。机制砂应保持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物,且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同时要求与沥青有良好的黏附能力。
不同种类的集料要在显著位置标明产地、规格,并弄清各地对同种集料的不同叫法,与供应商及运料商协调好,防止卸错料堆。
(3)矿粉的管理
填料采用的矿粉必须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等碱性材料磨细而成。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表观密度、含水量、粒径范围、亲水系数、塑性指数等参数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严格控制0.075mm以下含量,其允许偏差为不超过1%。
矿粉除应符合质量技术要求外,在使用中应防止吸潮结块,为此破拱用的压缩空气要经过水分离才可使用,矿粉输送装置中的粉料在工程结束后均应排空。
三、配合比的控制与调整
试验室对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使沥青成品料质量满足配合比设计及各种规范的要求,进而达到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目的。
在进行试验段生产中,通过试验来确定混合料的实际配合比。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该成品料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矿料的质量和集料的级配都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所以要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和调整标准的生产配合比,直至关键筛孔通过率与目标级配范围中值的误差在规定值内。
四、生产过程控制
开机生产前,进行技术交底,确认沥青加热温度已达到规定的温度。生产中应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引风机风门及鼓风机的给风的控制应保证滚筒及除尘系统中的负压,正常情况下以滚筒口及振动筛处刚好不冒烟为准。负压过大,损失热量,负压过小,炉火不能正常进入滚筒内,造成滚筒口损坏严重,同时除尘效果达不到要求。
通过骨料提升过程中及热料仓中的温度来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人工用红外线测温仪来确认温度的差异性,以调整燃料的速度与冷料的进料速度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操作系统中设置好各环节的时间,包括放骨料时间、放粉料时间、放沥青延时以及搅拌时间,每锅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应不低于45s;放料顺序如果有可能的调整话,设置为先骨料,再沥青,最后放粉料。为保证放料有冲量时的混合料质量,应设置好沥青的冲量范围。
拌和生产过程中,操作手能够随时注意监控各项仪表数据、观察各类机械的工作状态和出厂混合料的颜色形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试验室沟通并作调整。 为保证拌和均匀,要做到所有矿料颗粒全部包裹沥青,成品料应颜色黑亮均匀一致,不得有花白料和离析现象,如果有以上现象,应检查搅拌缸内搅拌叶片和搅拌臂的安装,并根据检查状况进行调整、修复或更换;对搅拌时间进行调整;对成品料温度进行调整;对配合比、油石比进行调整。观察油量的大小,并通过抽提试验或燃烧法试验来检验实际油石比的大小,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因为油石比大,路面会产生泛油和抗车辙能力降低;油石比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空隙率大,寿命短。
由专人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定卸料口的稳定,并用插入式温度计进行校核。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根据气温状况、天气状况、运距等控制在145~165度(以70#沥青为例),温度高于195度的坚决予以废弃。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要求的频率与方法检验材料的质量及混合料的温度、配合比与油石比,并分别作好记录。
五、沥青混合料的储存与装车
当采用提升料斗将混合料卸入成品料仓时,料斗必须定位于料仓的中央卸料,否则将在筒体内出现纵向离析,即粗料将滚向料仓的一边。打开料仓加热设备,防止成品料温度降低过快。
从成品仓卸料时,卸料门应迅速打开,不允许让混合料慢慢流出,以免造成离析;如果卸料门由于长时间未打开造成料子温度降低,出现放料困难时,应将料门底部的低料温的料子放掉后,再放进卡车内。 在向卡车卸料时不允许向车槽的中央卸料,应向车槽前部卸料再向尾部卸料,然后再在中央卸料。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关键项目的控制,一定能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为保证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下一篇:浅谈房地产测绘现状及发展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