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投稿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
摘要:本文介绍了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现状,解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文章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上,是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农业 农业服务 跨区合作 宁波
发达地区的农业服务有技术、管理、信息、人才、资本等经营要素优势。欠发达地区有土地、劳动力等经营要素优势,农业服务只有实行跨区合作,才可以优势互补、经营要素互补,使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和管理等要素实现跨地域、跨所有制、跨主体的优化和重组。提高经营要素的配置效率。基于此,研究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有重要意义。
一、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现状
(一)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现代化农业跨区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从此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有了法律依据。此前2006年6月,宁波市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较为迅猛,至2008年6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接近600家论文代写。
(二)抓住农业核心任务,保粮食安全,在大市区内跨县区科学统筹
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科技应用程度,宁波市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功能区主要用于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不得随意调整结构,不得弃耕抛荒,并须全面达到6方面的标准要求,即较高的粮食复种指数、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服务组织、较高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探索粮食生产新的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到位率。
(三)提高农机服务合作效益,实施规模化农机跨区作业
为进一步树立跨区作业品牌,做大做强跨区作业,宁波市引导组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实施规模经营,提升农机服务实力。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新成立的农机合作组织实行以奖代补政策。2008年。宁波市各级农机部门和广大机手克服油料涨价、作业成本提高、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积极拓宽跨区作业范围,扎实做好跨区作业机具检修维护、跨区作业证发放、作业供需协调、机手培训、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接待服务等工作,精心组织572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海南、广东、湖南等地实施跨区域稻麦机收作业,全年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达50万亩,创历史新高。
(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重视在大市区内跨县区城乡合作
“菜篮子”工程是事关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市“菜篮子”骨干企业的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承担着市区80%的蔬菜供应和90%的水果及豆制品供应。如何更好地保障供应、调剂余缺、平抑物价、繁荣市场,尤其在节假日和灾害天气期间保障供应,是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的中心任务,也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事项。宁波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广泛开展以“创业创新促提升,关注民生促和谐”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推出了六大民生工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六大民生工程分别是:“菜篮子”建设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餐桌更加丰富:社区商业工程。社区消费服务更加便捷有效:菜市场改造工程,确保城乡菜场环境更加整洁舒适:农村流通网工程,使农村购物消费更加便利实惠;放心早餐工程,让市民早餐更放心满意;市场监管调控,使市场运行更加高效安全有序。这六大民生工程是“菜篮子”工程业务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也是城乡一体化跨区合作纵深化、精细化推进的结果。
(五)企业与新疆抱团取暖,实施农业服务跨省区合作
要让资源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就得加强区域间合作,优势互补。现在的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这种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抱团取暖的做法是应对成本急速上涨、提高竞争力的良策。新疆是主要产棉区之一,宁波富宏针织公司在新疆沙雅县投资1.15亿元的纺织二期项目竣工投产,成为从籽棉收购到轧花、纺纱、织造、漂染、印花、绣花、成衣出口的一条龙集团公司。另外,浙江巨鹰集团投资长绒棉花的生产。在新疆阿克苏建立了棉纺织厂,宁波健鹰针织有限公司新投资的棉纺厂也要在新疆新和县建成投产。
(六)不断推动农产品出口服务。实施国际跨区合作
宁波是农副产品出口大市,农业外向度高,大力发展出口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但受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美国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用工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农产品企业困难重重,许多出口企业已出现亏损,形势非常严峻。2008年1-6月,宁波市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5.98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其中,出口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63%;进口8.46亿美元。同比增长62.54%。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1.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其中。出口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7.035亿美元。同比增长89%。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2.36亿美元。宁波市出口农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上。据统计,水海产品、蔬菜加工品、茶叶、水果罐头、蔺草制品等五大类产品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6%。其中,水海产品1.856亿美元,占40%;蔬菜加工制品0,5687亿美元,占12%;茶叶0,389亿美元,占8%;水果罐头0,397亿美元,占8%;蔺草制品0,34亿美元。占7%。农产品出口仍以亚洲及日本为主,非洲、美洲、欧盟等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亚洲及日本是宁波市出口农产品的传统大市场。非洲、欧盟、北美洲市场比上年增长较快,分别占全市出口农产品总额的9.6%、9.1%、11%,已成为宁波市农产品出口增长相对比较快的市场。
二、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并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头企业在外地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在一个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后,需要与当地农民打交道,而每个地方具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办厂时,如何处理与当地农民的关系经常成为难题。如果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就有可能使各方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加大,阻碍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缺乏与当地农业生产、加工企业的有效合作,也会使得项目的实施遇到一些困难。
(二)部分输入地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不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影响了输出地企业稳步拓展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改善输入地的投资环境已成为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发达地区落后、陈旧的观念是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最大的制约因素。大多数的不发达地区由于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因素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所沿袭的是具有典型内陆民众性格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比较追求安逸、轻视商业行为。这种传统的文化心态妨碍着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阻碍了跨区域合作主体的培育。因此,实现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思想观念的合拍是一个根本问题。
(三)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农产品流通费用过高
宁波农业的产业链遍布全国各地。在分散的农产品产地与销地之间,如何保证农产品运输和市场销售是实施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成败的关键。从现状看来,运力不足,运费过高,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和销售网络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购销及经营合作成本。粮食流通费用偏高是宁波粮食供销中的普遍现象。国家粮食局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粮食从产区运到销区的流通费用。约占销区粮食价格的1/3.而在发达国家,粮食最高流通费用率不超过1/4。
(四)农业服务务跨区合作水平不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从近几年宁波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合作情况来看,存在着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近年来,宁波在外地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面积在逐年扩大,但从总体水平来看,规模偏小,经营效率不高。同时,与本市其它农业龙头企业间的互利合作偏少,龙头企业常常单兵作战,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和规模优势。
(五)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不少隐患
一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地域限制,业务量无法拓展。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带动农户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组织发育还处于较低层次,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较弱,对农户的覆盖率低,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过强。保护本地利益的最终结果是阻止地区间的业务对接与开放,阻挠跨区合作,保护落后,损害了整体效益。
二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些项目开展步履维艰,主要原因是政府支持不够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益不理想。合作社租用当地村民山地的费用太高、经营环境差、技术风险大、在税、费、补贴以及技术引进上给予的支持不够。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从短期来看虽然降低了个人风险,能够开展一些大规模、高风险的项目;但从长期而言,一旦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面临持续亏损,必然会造成会员退社、周围村民组织参加合作社态度冷淡、现有合作社面临解散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的优惠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例如,对开办合作社的资金补助、对重大项目的补贴、对经营大户的奖励不能及时到位,对合作社的免税措施尚未落实,等等,都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也不科学,组织产权模糊,发育不够成熟。因利益关系导致的各类矛盾越来越尖锐且层出不穷。合作社基本上以会员的出资额或其提供的实物、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作价来确定其股金额,虽然制度中大多依靠交易额和股金额来决定盈余返还部分的分配,但交易额缺少实际操作性,最后往往以股金额为标准分得红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某些能力强或者肯干的人承担了大部分的生产销售任务,而在盈余分配过程中却无法得到体现。在一些合作社中,小部分人完成了大部分的任务,但是却只获得和那些工作量很少的人相同或略多的报酬。这样的分配方式不但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精神,更对合作社的凝聚力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合作社的章程未考虑风险控制,一旦引进一些高风险的项目,在成本和收益的分摊上就会遇到相应的难题。如果合作社章程中未写明如何解决类似问题,必然激化合作社内部的矛盾。
(六)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仍受许多因素制约
一是耕地面积下降。宁波市由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97的319万公顷减少为2008年的147万公顷。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始终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的40%左右,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宁波市1995年有效灌溉面积为279万亩。2008约为275万亩,相比之下表现为减少趋势。三是粮食科技进步缓慢。宁波超级稻等增产科技尚未大面积推广,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推广力度表现较弱。四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种粮每亩纯收益一直在几百元左右徘徊,相对于经济作物等其生产效益一直偏低。粮食播种面积难以稳定。尽管粮价上涨,政府补贴增加,但与打工收入相比,种粮的机会成本仍然较大,农民务农意愿依然偏低。
三、关于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工作的建议
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抓好这个工程,前提之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健全完善宁波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流通、现代农产品营销、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农业观光旅游等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现代农业服务业体系。关键问题是,从宁波市农业发展实际出发,着眼于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选择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服务领域和优势项目重点突破,实现跨区合作。鉴于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抓好农业服务工作,把握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关键
要实现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关键是要做好5项农业服务工作:1 牵线服务:政府的牵线搭桥,不仅可为宁波企业提供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可协调与输入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2 政策和法律知识的服务:即政府部门为经济主体提供政策和法律的培训、咨询、援助等服务,使经济主体了解“走出去”创业哪些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哪些是法律不许经营的。同时,当经济主体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给予必要的法律援助。3 技术服务:宁波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外拓企业进入不发达地区后常面临技术服务方面的困难,宁波应当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赴外省市基地提供服务,帮助外拓者拟订发展计划、审报项目资金、解决技术难题等。4 金融服务:融资难是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主体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跨区域合作中的输出地经常处于一些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依靠地方财政投资难度大,资本市场欠发达,当地融资困难,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西部多数商业银行是“存差行”,而东部却是“贷差行”。总体来看,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形成的资金流向是向东,西部资本又被“虹吸”到东部。在宁波,如何为外拓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就职显得尤为重要。5 物流服务:充分发挥宁波港口优势,重要交通枢纽功能。政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法发挥作用:第一,尽快疏通宁波与粮食主产区之间的粮食运输通道,保证粮食运输及时、快捷。例如,在宁波和黑龙江省之间开行粮食运输定时快运专列,由两地诚信度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代理粮食运输业务,协调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利用粮食专列,扩展两地运输通道,以满足产销区粮食合作的需要。第二,新建、扩建和改造宁波现有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大型粮食批发市场:改造现有的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发挥市场的集聚功能,发展集批发、加工、仓储和信息四位一体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建设粮食中转码头,利用宁波的港口优势。发展铁水联运,扩大粮食运输能力。
(二)加强工作手段建设,推动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服务信息化进程
宁波应当加快“三网合一”建设(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逐步整合),以传统传媒与电子网络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研发、利用智能化程度高、可扩展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集成农业信息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农业信息智能检索引擎、用户需求智能判断技术:解决宁波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综合利用全国农业资源与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和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定期发布农作物种植面积、作物复种指数和种植结构等变化,主要作物总产量预测及其它农情等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可在互联网上实际运行:建立和完善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并在互联网上运行,建立农业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信息网站。开发农业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开发包括农业宏观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信息系统、农产品交易信息分析预测系统、可视化农业远程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便携式农业信息数字化产品等一批农业信息产品:面向宁波农村、农户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示范样板,实现网络通到乡镇一级,并根据宁波的农业特点,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大幅度提高宁波农业信息化水平:认真实施全市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为广大农民及时提供各项富农政策、市场供求信息、先进高效种养模式、网上农业博览会等信息服务,大力实施农业上网工程,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与销售。
(三)创新合作模式,大力推进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支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服务性组织,为农业跨区合作提供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发挥协会联系政府与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担负起组织、引导、协调、管理和规范协会的职责,不断完善协会的职能。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宁波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销售贸易、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类型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特色明显、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和市场辐射能力。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兴办棉花、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当地农业开发。逐步与农民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商务、扶贫等部门要优先安排相关扶持政策及资金。
(四)拓宽合作区域,实现跨市区、跨省区乃至国际跨区合作
做好推进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延伸横向发展工作,向其他地区的拓展。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涉及面广,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工作力度。部署好、组织好、服务好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延伸工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巩固本市区合作的基础上,一要推动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市区合作。借鉴本市区合作的成功经验,建设跨市区合作服务平台,推进长江流域的“东西合作”以及重点农产品区域高效能服务的“南下北上”,扩大跨区合作规模。二要推动现代化农业服务跨省区合作。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加强宣传培训示范,强化信息发布和省际问协调,积极推进跨区服务。三要利用宁波港的优势地位推动现代化农业服务国际跨区合作。重视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把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
(五)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范围
除了横向拓展外,也应将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延伸工作向纵深方向拓展,扩充其内容。农业服务作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良种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种子种苗:二是农资服务,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三是农技服务。为农民提供高效适用种养模式和技术;四是培训服务,培育新型农民,拓展农民增收致富道路;五是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各项急需的信息服务:六是流通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交流平台和服务:七是休闲服务,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八是保险服务,实施政策性及商业性保险,减轻农民在灾害面前的经济损失。
(六)抓好教育培训和农业科技,为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提供条件
日本、韩国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韩国政府注重实施科技兴农、教育兴农战略,建立起了完备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教体系,这对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起着基础、平台的作用。也是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延伸的前提。具体建议如下:1 要高度重视建立系统和科学的农业科教体系,抓紧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建立具宁波特色的农业科教体系。2 要在立法、师资、经费、待遇等诸方面扶持农业科教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筹措科研经费和推广经费,促进农业科研和推广的迅速发展。3 强化农民教育工作。采取适应农民需要的短期培训、学历教育等层次和函授、夜校等形式,灵活办学。充分利用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资源,以及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4 坚持以财政支持为主的多渠道融资机制,确保农民教育的经费投入。一是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把农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二是争取企业的投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投入。5 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做好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服务功能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再造、科技示范工作,提升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农民信赖、运转协调、机制灵活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6 做好农业科教项目管理和申报工作。按照管理规范、注重实效的原则,抓好农业科教项目申报、管理、督促检查、考核验收工作。做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农民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农业科学研究所项目等项目建设,争取农业科教项目在质量和规模上有所突破。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须知:《农业经济问题》月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在反映农业经济理论、介绍农业经济政策,提供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农业经济学科核心期刊。
下一篇:园林工程师发表论文范文园林盆栽玉兰花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