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1-01-28 09:09人气:
艾芳 李进
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
摘 要: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EMG和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同时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的MCV,并分析228块肌肉的肌电图结果。结果:150例患者共检测200条受损神经及其支配的228块肌肉,其中尺神经32条,桡神经37条,正中神经28条,胫神经8条,腓总神经45条,股神经16条,腋神经34条。228块肌肉EMG全部异常,主要表现为安静时存在自发电位(80.7%,184/228块)、多相波增多(58.8%,134/228块)、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呈单纯型或混合型(53.8%,123/228块)以及不能主动进行肌肉收缩(28.5%,65/228块)。神经损伤组各神经MC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和MCV在周围神经损伤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肌电描记术 神经传导
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例如碰撞、挤压、电击等)导致的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营养障碍,常合并出血、骨折、软组织损伤等,由于其临床解剖过程相对复杂,并且基于神经系统自身特性,该疾病恢复期长、预后效果常不理想,后遗症遗留率高。当前的临床诊断中,尚没有明确规范的相关诊断标准和临床治疗方法,但是,随着电生理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检测结果的吻合度与手术越来越贴近,在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以及预后判断过程中能够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1]。神经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测过程是一种电诊断方式,是将神经和肌肉生物电活动记录下来,进而进行功能判断,能够提供良好的周围神经损伤病情判断和预后处理依据[2]。本研究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武汉脑科医院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50例,病程(31.0±4.8)d,作为神经损伤组,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2.5±7.3)岁,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中骨折81例,牵拉伤19例,锐器伤32例,挤压伤12例,撞击伤6例。同时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1.8±6.9)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所有入选对象或家属对本研究的目的及方法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脊髓前角受损发生病变者及药物、酒精、糖尿病、尿毒症等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者、伴有肿瘤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不在本研究内。
二、方法
受检患者办理住院后,应用丹麦丹迪Keypoint肌电图仪进行EMG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检测。控制检查室内环境,将温度掌控在25℃左右。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50例200条受损神经及其支配的228块肌肉进行EMG和MCV检测,并对健康志愿者进行MCV检测。
EMG检测共检测228块肌肉,采用同心圆针电极刺入记录肌肉的肌腹内,测定的肌肉有小指展肌、第I骨间肌、拇短展肌、伸指总肌、三角肌、肱桡肌、股四头肌、胫骨前肌、伸趾短肌、腓肠肌,分别在所检肌肉处于静息、轻收缩及大力收缩时进行检测,静息时主要检测有无自发电位,轻收缩时测定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的时限和波幅,大力收缩时检测引起募集电位的类型。测定时采用10μV/cm的灵敏度,滤波带通范围20 Hz至2 k Hz。
MCV检测检测神经共200条,分别为上肢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下肢的胫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将记录电极置入上述神经支配肌肉的肌腹处,参考电极置入肌腱上,采用正负极相隔2~3 cm的刺激器,刺激强度20~60 m A,放大倍数1 000,显示灵敏度5 ms/D,带通频率100 Hz至2 k Hz。
三、判断标准
EMG异常凡安静时自发电位(纤颤电位、正锐波与束颤电位)增多;小力收缩时MUP的时限延长大于正常值的20%,波幅小于正常值的75%或大于正常值的1.5倍,多相波大于正常值的20%,大力收缩时呈单纯型(减少75%)或混合型(减少25%)放电均为异常。
MCV异常以低于正常人均值减2.5个标准差为异常,凡MCV引不出者均考虑为周围神经完全断裂,减慢45%为严重损伤,减慢25%为中度损伤.减慢10%为轻度损伤[3]。
四、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方面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1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损伤神经及肌电图检测结果
150例患者共检测200条受损神经及其支配的228块肌肉,其中尺神经32条,桡神经37条,正中神经28条,胫神经8条,腓总神经45条,股神经16条,腋神经34条。EMG主要表现为安静时存在自发电位(80.7%,184/228块)、多相波增多(58.8%,134/228块)、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呈单纯型或混合型(53.8%,123/228块)以及不能主动进行肌肉收缩(28.5%,65/228块)。
二、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神经损伤组各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周围神经损伤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周围神经损伤多表现为神经失去灵活性,或者神经出现断裂损伤以及轴索中断,多发于外伤患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临床医学中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疾病的划分较为清晰,然而,一些闭合性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断不容易明确,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病情观察才能确定,这就制约了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一旦不能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的功能恢复治疗,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段给患者带来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的评估方法包括量表评定和电生理检查[4-5]等方法,目前神经肌电图检查已成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利用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检测周围神经的损伤程度和损伤部位,结合针极肌电图检测还可以了解神经损伤的预后情况。肌电图检测在神经损伤后的治疗过程中,对于神经是否完全离断以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6]。
表1 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中一般选取MCV作为主要检测指标,不同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外伤导致周围神经损伤中运动神经纤维更易受损,早期检测也更加敏感[7]。本研究结果显示,1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共检测到200条受损的神经,并对其支配的228块肌肉进行检测,全部异常,主要表现为静息状态肌肉存在自发电位、多相波增多、大力收缩MUP单纯型或混合型以及不能主动进行肌肉收缩。神经损伤组各神经MC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与张华[2]、刘青[8]及奚惠娟[9]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肌电图和MCV在周围神经损伤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参考文献
[1]裘慈芳.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 17(2):142-145,封2.
[2]张华.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 16(2):74-77.
[3]汤晓美.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207.
[4] Kamble N, Shukla D, Bhat D.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electrophysiology for the neurosurgeon[J]. Neurol India.2019, 67(6):1419-1422.
[5]夏玲,王磐,吴春芳,等.表面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23(7):1142-1148.
[6]谭润,张辉,叶放.术中电刺激及肌电监测在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 13(3):161-162.
[7] Howard FM Jr. Electromyography and conduction studies in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J]. Surg Clin North Am,1972, 52(5):1343-1352.
[8]刘青.神经肌电图检测用于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7):336.
[9]奚惠娟.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2):106,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