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问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19:10人气:
企业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要通过人去进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与物的因素相比,作为劳动者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一般来说,生产的发展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因此,早企业经营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关系到企业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一. 强化内涵认识
在企业经营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关键在于如何从内涵上如何认识,这就是认识劳动者参加经营管理活动,实现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权利,发挥劳动者在企业中主人翁的作用,这是具有思维活动的智力与体能资源。
1.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没有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思想交流,任何经营目标都难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办法很多,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问题,使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因此,管理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做人的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意图为劳动者的自觉行动。
2.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并不限于让劳动者执行管理者的决策,而是激发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实际情况说明,在同样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条件、人的思想状况不同,会使产出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在现代生产中,广大劳动者的才能只开发了一部分,如果把另一部分开发和运用起来,就把潜在的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
3.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管理,企业要增强自己的活力、动力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问题和困难就变为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首先变职工对国有企业很强的依赖性为企业闯市场的声威,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企业统包统管,使职工及家属形成了对企业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是计划经济留给企业的无形财富,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发展,没有一定的声誉是寸步难行的。其次变企业富余人员为精干在岗职工队伍的“蓄水池”。随着国企改革的近一步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企业的定岗、定员将会更加严密、科学、合理,必将形成一个待岗待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存在既能满足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追加劳动力的要求,又因优胜劣汰法则的应用,这个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可能随时随地和在岗职工换位,形成竞争上岗、爱岗敬业的激励机制。再次变就业压力为有序劳务输出的推动力,我们面临的基本情况:一方面是待岗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职工子女要求就业,并且普遍存在着依赖企业,不愿单独闯市场的心态,另一方面,是人才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对此我们应有组织地搞劳务输出,这样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通过追加少量投资提高劳动力附加值,经合理操作不仅可以收回追加的投资还可以收回计划经济时期的部分投入,进而缓解资本紧缺的状况。
二. 高度重视作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人掌握的,认识生产力各要素最活跃因素,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因此,在企业的经营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人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职工是企业的一种资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多种属性,仅从社会经济角度看,认识生产要素又是经济资源,这种资源既是人力资源。这样,人不仅是管理的对象,还是开发的对象,是最宝贵的资本。实践证明,人力投入的效益比物力投入的效益要大,而且具有物力资源所不具有的能动性,物力资源要靠人力维持,劳动工具要靠人来创造和改进。因而,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中的根本性决定因素,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企业中,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将在企业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人在企业发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一个过程,改造世界的劳动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劳动力是存在在于人自身的,在劳动中使用的体力和智力,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但智力开发是无限的。在企业里,管理者必须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挖掘劳动者的智力潜力,逐步将简单的劳动发展为复杂的劳动,就能使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专业技术人才是其他劳动者所不能代替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再次,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的素质高低在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优势是竞争的最大优势,所以我们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资本。
3.国有及其控股企业,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开始试行资本金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相对计划经济时期的资金管理有明显的进步,强化了生产经营者经济责任,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本金为企业全部投入的货币价值表现,而企业的全部投入等于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者之和,而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资本金囊括不了企业的全部投入,使管理出现漏洞,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确立完全意义的资本金概念,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归并其体系已势在必行。
4.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盈利的源泉。从理论上讲,企业的根本宗旨是盈利,而实现盈利的目的必须有相应的资本金投入,盈利率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资本金投入的量。企业在创造和实现盈利的过程中,资本金的不同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物力资本是创造和实现盈利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盈利过程中,它只转移自身价值并不增值,而人力资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各科变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源泉,企业盈利率高低关系到在生产规模,制约着企业的兴衰。因此,企业要合理投放资本金,是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价值上合乎比例,在实物形态中相互适应,尽量避免经济性货币支出,以确保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从实际工作讲,把人力资本引入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既可以使企业用于提高职工技能方面的培训费用花到刀刃上,实现其增加利润的功能,总之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相比较,人力资源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三. 完善管理措施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经营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从战略大局对待这一问题,并使之真正落实,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要加强民主管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使劳动者真正当家作主,成为企业实实在在的主人,这是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企业本质内容之一,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劳动者当家作主,就是实现企业经营的民主化、吸收职工群众或其代表参加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活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结构复杂,变化迅速,管理现代企业,任何企业领导人的个人智慧和经验都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集中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减少失误,企业经营的民主化,主要是决策和监督,而不仅仅是参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行,要搞好民主管理,就必须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职工群众的各项权利,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使更多的职工群众了解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和讨论、广开言路、广开思路,为参与决策和进行监督创造条件;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防止企业的领导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意志办事,企业领导者对实现经营民主化负有重要责任,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责任、领导才能和民主作风,对实现经营民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使他们敢于和善于运用自己的权力,参与决策和管理。
其次,要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经营中,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来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以公有制主体的经济结构,要求广大职工树立一切为公的经营思想,使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好企业经营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结合经营工作一道去做,使其渗透到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根据职工群众的具体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采取生产活动的方式和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不同的对象,分别以不同内容和方法进行思想教育,要改进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科学化、制度化和正规化,一方面总结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成分,以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同时,要尊重职工群众的劳动,对于他们的劳动成果应给与相应的劳动报酬,实行工效挂钩,把职工的收入同企业的效益紧紧地捆在一起,使每个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工作,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职工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三,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企业劳动力富余,但是专业技术人才却不足,这是企业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除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人才流动外,关键在于企业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因此,要重视技术人员的在职学习和培训,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得到补充,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以适应企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提要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广大职工群众的业务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机制,达到人尽其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统一的,全方位的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力配置的市场机制,是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具体做法是:
1.在用工制度上,实行劳动合同制,对新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聘用合同制,即企业单位与职工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来确定和调节相互间的劳动关系,合同期满,可以续订,也可以结束双方的聘用关系。
2.在职工的招收制度上,实行公开招工,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是建立人力配置市场机制的有效措施,它有利于人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建立人力开发调解中心,它具备职业介绍、失业保险、转业培训、信息存储等多种功能并承担政府授权的部分管理职能,现存的人才交流中心,功能比较单一,可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为人才开发调解中心。
4.实行待业保险制度,对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要逐步创造条件,由政府或其他方面发给待业保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
四. 提升自主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对人力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配置和控制,充分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力作用。对企业提高效益,扭亏脱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依靠民主管理,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决策成功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它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加强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效益。
2.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节能降耗、堵赛管理漏洞提高效益。企业在经营运作中,从上至下,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岗位都有广大的职工在参与。企业要想在经营中节能降耗、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广泛而充分地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节能降耗和堵塞漏洞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最佳的效益。
3.靠全员素质的提高,技术革新发明提高经济效益。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全员的技术素质,树立人才是国之根本,企业治本,得才则兴,失才则衰的观念,就可以培养和造就大批跨世纪人才,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来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 强化内涵认识
在企业经营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关键在于如何从内涵上如何认识,这就是认识劳动者参加经营管理活动,实现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权利,发挥劳动者在企业中主人翁的作用,这是具有思维活动的智力与体能资源。
1.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没有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思想交流,任何经营目标都难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办法很多,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问题,使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因此,管理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做人的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意图为劳动者的自觉行动。
2.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并不限于让劳动者执行管理者的决策,而是激发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实际情况说明,在同样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条件、人的思想状况不同,会使产出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在现代生产中,广大劳动者的才能只开发了一部分,如果把另一部分开发和运用起来,就把潜在的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
3.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管理,企业要增强自己的活力、动力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问题和困难就变为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首先变职工对国有企业很强的依赖性为企业闯市场的声威,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企业统包统管,使职工及家属形成了对企业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是计划经济留给企业的无形财富,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发展,没有一定的声誉是寸步难行的。其次变企业富余人员为精干在岗职工队伍的“蓄水池”。随着国企改革的近一步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企业的定岗、定员将会更加严密、科学、合理,必将形成一个待岗待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存在既能满足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追加劳动力的要求,又因优胜劣汰法则的应用,这个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可能随时随地和在岗职工换位,形成竞争上岗、爱岗敬业的激励机制。再次变就业压力为有序劳务输出的推动力,我们面临的基本情况:一方面是待岗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职工子女要求就业,并且普遍存在着依赖企业,不愿单独闯市场的心态,另一方面,是人才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对此我们应有组织地搞劳务输出,这样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通过追加少量投资提高劳动力附加值,经合理操作不仅可以收回追加的投资还可以收回计划经济时期的部分投入,进而缓解资本紧缺的状况。
二. 高度重视作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人掌握的,认识生产力各要素最活跃因素,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因此,在企业的经营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人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职工是企业的一种资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多种属性,仅从社会经济角度看,认识生产要素又是经济资源,这种资源既是人力资源。这样,人不仅是管理的对象,还是开发的对象,是最宝贵的资本。实践证明,人力投入的效益比物力投入的效益要大,而且具有物力资源所不具有的能动性,物力资源要靠人力维持,劳动工具要靠人来创造和改进。因而,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中的根本性决定因素,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企业中,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将在企业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人在企业发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一个过程,改造世界的劳动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劳动力是存在在于人自身的,在劳动中使用的体力和智力,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但智力开发是无限的。在企业里,管理者必须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挖掘劳动者的智力潜力,逐步将简单的劳动发展为复杂的劳动,就能使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专业技术人才是其他劳动者所不能代替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再次,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的素质高低在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优势是竞争的最大优势,所以我们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资本。
3.国有及其控股企业,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开始试行资本金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相对计划经济时期的资金管理有明显的进步,强化了生产经营者经济责任,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本金为企业全部投入的货币价值表现,而企业的全部投入等于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者之和,而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资本金囊括不了企业的全部投入,使管理出现漏洞,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确立完全意义的资本金概念,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归并其体系已势在必行。
4.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盈利的源泉。从理论上讲,企业的根本宗旨是盈利,而实现盈利的目的必须有相应的资本金投入,盈利率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资本金投入的量。企业在创造和实现盈利的过程中,资本金的不同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物力资本是创造和实现盈利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盈利过程中,它只转移自身价值并不增值,而人力资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各科变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源泉,企业盈利率高低关系到在生产规模,制约着企业的兴衰。因此,企业要合理投放资本金,是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价值上合乎比例,在实物形态中相互适应,尽量避免经济性货币支出,以确保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从实际工作讲,把人力资本引入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既可以使企业用于提高职工技能方面的培训费用花到刀刃上,实现其增加利润的功能,总之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相比较,人力资源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三. 完善管理措施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经营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从战略大局对待这一问题,并使之真正落实,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要加强民主管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使劳动者真正当家作主,成为企业实实在在的主人,这是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企业本质内容之一,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劳动者当家作主,就是实现企业经营的民主化、吸收职工群众或其代表参加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活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结构复杂,变化迅速,管理现代企业,任何企业领导人的个人智慧和经验都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集中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减少失误,企业经营的民主化,主要是决策和监督,而不仅仅是参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行,要搞好民主管理,就必须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职工群众的各项权利,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使更多的职工群众了解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和讨论、广开言路、广开思路,为参与决策和进行监督创造条件;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防止企业的领导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意志办事,企业领导者对实现经营民主化负有重要责任,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责任、领导才能和民主作风,对实现经营民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使他们敢于和善于运用自己的权力,参与决策和管理。
其次,要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经营中,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来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以公有制主体的经济结构,要求广大职工树立一切为公的经营思想,使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好企业经营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结合经营工作一道去做,使其渗透到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根据职工群众的具体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采取生产活动的方式和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不同的对象,分别以不同内容和方法进行思想教育,要改进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科学化、制度化和正规化,一方面总结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成分,以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同时,要尊重职工群众的劳动,对于他们的劳动成果应给与相应的劳动报酬,实行工效挂钩,把职工的收入同企业的效益紧紧地捆在一起,使每个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工作,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职工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三,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企业劳动力富余,但是专业技术人才却不足,这是企业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除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人才流动外,关键在于企业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因此,要重视技术人员的在职学习和培训,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得到补充,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以适应企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提要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广大职工群众的业务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机制,达到人尽其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统一的,全方位的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力配置的市场机制,是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具体做法是:
1.在用工制度上,实行劳动合同制,对新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聘用合同制,即企业单位与职工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来确定和调节相互间的劳动关系,合同期满,可以续订,也可以结束双方的聘用关系。
2.在职工的招收制度上,实行公开招工,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是建立人力配置市场机制的有效措施,它有利于人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建立人力开发调解中心,它具备职业介绍、失业保险、转业培训、信息存储等多种功能并承担政府授权的部分管理职能,现存的人才交流中心,功能比较单一,可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为人才开发调解中心。
4.实行待业保险制度,对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要逐步创造条件,由政府或其他方面发给待业保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
四. 提升自主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对人力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配置和控制,充分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力作用。对企业提高效益,扭亏脱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依靠民主管理,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决策成功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它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加强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效益。
2.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节能降耗、堵赛管理漏洞提高效益。企业在经营运作中,从上至下,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岗位都有广大的职工在参与。企业要想在经营中节能降耗、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广泛而充分地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节能降耗和堵塞漏洞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最佳的效益。
3.靠全员素质的提高,技术革新发明提高经济效益。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全员的技术素质,树立人才是国之根本,企业治本,得才则兴,失才则衰的观念,就可以培养和造就大批跨世纪人才,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来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工程现场施工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
下一篇: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