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_教育论文发表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19:50人气: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邓本川
摘 要 好习惯成就一生。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能力形成、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化学 实验教学 实验习惯

好习惯成就一生。习惯是指通过重复式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为完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会做实验的基础,而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能力形成、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一、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实验仪器的习惯
正确操作各种实验仪器是做好实验的基础。学生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技能,是从模仿练习,到独立操作,再到熟练操作的过程。在具体操作时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善于思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仪器的名称、形状、用途和操作的方法、步骤,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例如制氧气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制取气体时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加热时为什么先预热,后集中加热?为什么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些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去操作。
通过了解每种常用仪器的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过程,使学生“心理上还很清新”时就很快在头脑中建立起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让规范的操作习惯扎根头脑,然后让学生逐步进行实践,进而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进行科学的操作。
二、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第一的习惯
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经常接触酸、碱等强腐蚀性药品,在学生实验中事故隐患很多,容易造成或轻或重的实验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给我们正常的实验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准确、规范的动作操作则可避免。例如:如固体药品的称取液体的量取和转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过滤、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有毒尾气的处理、 玻璃仪器轻拿轻放,避免破损、金属钾、钠取用适量、切不可往正在进行加热的盛有苯酚甲醛混合物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催化剂等等。我们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培养学生注意环保的习惯
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必须把实验课作为环保教育的主战场。如固体药品的称取、液体的量取和转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过滤、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有毒尾气的处理等。准确、规范的动作(和操作)可避免污染。要使学生们养成对有毒气体防污染、防扩散的习惯意识。如对氯气制取时多余尾气吸收的方法、二氧化硫性质实验和制取的尾气的吸收方法、电石与水制乙炔时杂质有毒气体的除去方法、硝酸生产的尾气吸收方法、煤的干馏和石油蒸馏等实验中的污染消除方法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系列的环保问题,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也就有板有眼,实验操作起来就能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实验室里的“三废”也就大为减少了。
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学生要想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必须具备认真观察的习惯。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致、全面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协同观察现象的能力和习惯。在一个化学实验中,现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它包括4个方面:(1)实验试剂的颜色、状态、熔点等。(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又是由哪些仪器组成,各种仪器又有哪些作用?各部分又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3)实验现象、试剂状态、气味变化、声响、反应速度的快慢等。例如硫燃烧实验中,既有物质的颜色、状态等用视觉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变化:淡黄色固体(常态下)———淡蓝色火焰(空气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中燃烧);也有用嗅觉才能感觉到其味的改变: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还有需要用手才能感觉到的热效应:如做完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让学生用手触摸集气瓶外壁,会感觉到瓶壁发热,说明此实验是放热的。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从多角度观察。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而全面的实验事实,从而自然地有意识地养成了一种认真观察的习惯共性和差异性,以便形成正确的实验习惯。
六、培养整理仪器的习惯。
大多数学生实验做好后,是拍拍屁股回教室,仪器乱丢在桌子上。整理仪器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很不好。因此,实验后,要认真检查每个小组整理仪器的情况,整理好的先回教室,达不到要求的重做,做好了再回教室上课。
七、培养认真作好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分析的习惯
准确记录实验现象,重视自己的新发现。实验完毕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要引导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查找资料,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发现规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错误或出现误差在所难免,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误差和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通过对整个实验的分析,发现症结,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是全面的。既有实验知识的传授,又有操作技能、技巧的训练;既有逻辑思维的启发和引导,又有良好习惯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只有在教学实验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搞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化学教学参考》2005。
3.《化学实验教学》2005。
4.《数理化学习大全》(初中版)250-27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实验)解读》王祖浩、王磊。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 《创新教育新探》李世海、高兆宏、张晓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张长江。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化学实验(医药卫生版)》刘斌,李培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郑长龙。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化学教学论》刘知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