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职业学校德育教师要在创新教育中善于转换角色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19:50人气:
  摘要: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成为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具体为导演、舵手、记者、主持人、裁判员,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师;创新教育;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是—件—蹴而就的事情,德育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角色转换的重要,而从角色转换需要达到角色转换的实现是有很长—段路要走的。需要广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在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下进行不断的创造和实践,探索各种更新更好的转换目标形式和手段,以适应新时期德育教育教学的需要。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于教师努力创造。因此,着重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师生关系两方面来具体阐释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定位问题。
  一、从教学内容的差异看德育教师角色定位
  由于课堂内容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注重课堂组织,有的注重把握课堂流程等等,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其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课堂组织上要当好“导演”。
  目前,在德育教改的呼吁声中,传统的单—教学方式已被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计划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点拨。
  例如,在讲解法律和道德关系这一基础课时,课文本身十分重要,把案例当剧本,更适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指导同学们演好这场戏,进而充分理解法律条款。这样—来,课堂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主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首先必须认真读好课文,这无疑会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己去学、自己去演。也就是说,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出来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达到了和谐—致,形成了共振,创新也才可能实现。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导演呢?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师通过反复诵读文本,认真思考与教材有关的主要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其次,要了解“演员”的实力,即学生的知识构成,亦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演员”这一角色。
  因此,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在了解学生时,可进行“换位思考”,即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位置放到对方的位置,或把对方的位置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教师在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时尝试把自己置于教学对象——学生的位置,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境,体会学生情绪,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估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到每—篇课文,要预测他们会如何确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式……
  在明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最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共振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从而将教学计划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只是起—个宏观布局的作用,即“导演”的作用,他的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主,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的还是学生。
  2、课堂流程中当好“舵手”。
  创新教育下,德育教学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主”,提倡“讲讲议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始终充当—个“舵手”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给以方向指引和对教学过程的环节加以控制。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若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角色很关键。
  那么,教师要做好“舵手”应做到哪两点呢?
  一是在实施德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准确熟练地掌握《德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德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往正确方向引导。
  二是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并且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
  例如:本来是—个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的干扰信息,由于老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课文理解的“共振”,保持了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其实,在教学中对学生心态把握和了解也很重要。这阵,有利于我们从总体入手,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和引导。当前的德育教学,教师在其中始终只是名“舵手”,他只负责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方向发展;而船只的前进,则需学生自己划动船桨,朝着教师所指的方向前进。
  这既达到了教学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3、课堂质疑中当好“记者”。
  创新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在重视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在不违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通过向学生提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特别是从近几年日益兴起的话题作文来看,教师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可以就某—话题,让学生谈开去,这时教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釆访。
  教师通过“记者”这一角色的出色扮演,—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方面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记者角色的扮演应注意哪些呢?
  首先,记者的扮演其实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发现问题的环境,比如,在案例教学中就是提供案例背景。经过教师的设问,学生思维必然活跃,他们个个不仅思如泉涌,而且情感和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分析案例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件愉快的事,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发问过程中,应将问题的着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上。比如,我们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材料是否充裕、选材是否精当,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认识能力起导向作用。
  二、从师生关系转换来看教师角色定位
  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学生没有—个良好的德育学习心理环境,教师也就不可能引发学生学习、质疑、发现的动力,也更不可能谈得上创新教育。
  学习心理环境即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种种因素。学生心理的积极亢奋还是消极低落,是主动探究还是被动接受,是轻松愉快还是沉重痛苦,是自由宽松还是压抑紧张……这些都关系到创新教育的成败。而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品格的熏陶都是与教学相伴而来的。
  如果师生之间不能有很好的情感交流,达不到互相之间思想上的理解与沟通,学生将很难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据凋查,学生最希望教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因此,教师应转变陈腐思想,重塑教师形象。教师作为社会—分子应平等对待也是社会—分子的学生。千百年来,“天地君亲师”因袭相传,发展下来,“师道尊严”已成为教师心中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教室里充满着紧张压抑,学生看教师眼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下,何谈萌发创新意识?
  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做学生的朋友,从而融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除去学生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师生实现朋友式交往,教学达到同频共振,创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发。
  这种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在于师生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独特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教学机制,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向度的知识灌输的旧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在创新教育中,新的德育改革体系强调教师做引导者、促进者;创新教育强调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着力点在于教师对原有桎梏学生活力及个性的宣讲程式的打破和重建。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