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文史论文 > 正文

论析网络文学功能与问题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0:18人气:

  网络写手宁财神在回答写作目的时说:“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写,为写而写,为了练打字而写,为了骗取美眉的欢心而写。”

  网络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网络文学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网络文学应该寻求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网络文学的特点 人类文学经历了蒙昧时代的“口头说唱文学”和农耕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书写印刷文学”之后,终于被技术的战车带进了它的第三个历史嬗变期——数字媒介文学或曰网络文学阶

  段。

  1.网络文学是什么:虚拟世界的狂欢

  网络文学,指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戴维·哈维在《后现代的状况》中谈论到一些关于网络文学的关键词,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网络文学:“分裂与混乱”、“不连续”、“对元叙事的怀疑”、“承认分裂、多元论与他者声音和他者世界的本真性”、“拼贴和蒙太奇”话语形式、“一系列纯粹的和无关联的现在”、“事物在时间上的秩序的崩溃”、“各种价值和信念中的历史连续性的丧失”、“丧失短暂性和追求瞬间冲击力的另外一面是相应地丧失深度”。①在网络文学里面似乎都可以看到这些语汇的影子。

  2.网络文学干什么:娱己和娱人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读图时代和视觉消费时代,比起文字的厚重、艺术和意义的抽象,读者似乎更倾向于选择感官满足、视像消费和图文欣赏的快感。在这个新媒体挤兑旧媒体的时代,曾经是非常神圣的文字表意,失去的不仅仅是阅读市场,还有更宝贵的文字的灵韵。图像泛滥,读图带来思想收缩和思考钝化,还有图像背后隐藏的意义危机和日渐萎缩的对现实的反省和批判意识。艺术至上的追求被现代技术的复制性、消费性文化工业所取代,社会的文化认同在淡化文字表意的同时,不经意地放弃神圣、淡化精神和消解经典,在图像的诱惑中转向感性、物质和身体。

  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似乎就同娱乐性和商业性脱不了干系。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文本结构单一、内容格调低下、语言粗糙直白,许多网络文学缺乏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涵,这已经成为阻碍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瓶颈。

  3.网络文学写什么:数字化生存的全民书写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曾经想象过“着书癖”时代的到来,所有人都拿起笔,世界淹没在字与词的海洋中。尼葛洛庞帝也说过,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网络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似乎实现了人人都可以是作家的梦想。大量的言情、军事、玄幻等大众题材的文学作品扑面而来,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人们释放了精神压力。

  人人都可以拿起笔来,网络上涌现出一批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图片遮蔽了文字,游戏取代了阅读,娱乐替代了思考,网络阅读表层化,快餐文化走向泛滥与无度。全民都可以是艺术家造成的一个现象就是:众多网络写手不再关注文学背后的东西,不在乎伦理道德,不在乎一个作家应该有的良心与文学操守。有的网络文学作品,还以丑为美,以错别字、恶搞为个性的张扬。

  网络文学的价值

  诚然,若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还相当幼稚。网络文学目前尚处在自发、随意的阶段,但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

  网络文学弱化了传统文学的功能,比如社会功能、道德教化功能、认识启蒙功能、审美功能等。载体的变化也使得那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书刊,例如历史书刊之类,失去了其本身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甚至是科技价值等多重价值。同时,强化了网络文学自身新的功能,如自娱娱人的文化消费、休闲娱乐功能,欲望宣泄与满足等。有人总结了网络文学的三点价值所在:

  1.新书写方式的诞生。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冲破了传统文学的樊篱,拓展了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

  2.新阅读形态的形成。网络媒体改变了人们观看和阅读世界的方式,一方面,网络文学往往以新潮的言语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或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取胜,能够根据当代人的精神理想和现实追求,使自身符合平民化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新型读者更多追求的是通过借助于电子屏幕的“看”这样一种便捷直观的方式,达到自我认知与精神享受的目的。

  3.新批评空间的开拓。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还有一个新的特质,那就是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和交流反馈的互动性增强。网络文学为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网络文学的价值所在时,也不能盲目乐观,应看到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文学内容的低俗性、文学审美感的缺失、伦理道德的丧失等。网络文学作品借助现代数字媒介,更应关注现实题材,以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感为内容,这样,网络文学才能走得更远。新的阅读形态对传统

  的传播也是一种肢解,正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谈到的“创造了后现代性的,正是文化的视觉危机,而不是其文本性,而越是视觉性的文化,就越是后现代性的。”②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它本身就是指一种断裂的、碎片化的文化。

  2.网络写手生存状态堪忧。前不久,25岁的网络女写手“青鋆”溘然病逝,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据一家旗下拥有多家文学网站的网络公司统计,目前我国文学原创网站约有100家,网络写手数十万人,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加入这个市场逐步扩大的行业。业内人士说,因为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网络写手是吃“青春饭”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超过40岁的写手几乎没有。根据记者的调查,网络写手们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甚至是艰难度日。这不禁让人反思,科技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给个体生命带来的是福音还是被奴役的命运?

  3.网络文学批评薄弱。网络文学批评应加强理性色彩,文学评论家张炯说,在“灌水式”和“板砖式”的娱乐化批评之外,网络文学批评的文本既要深入浅出,让读者接受,又要不失理性和深度,从而形成对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影响,构建作品、阅读与批评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英】戴维·哈维着,周宪 许钧译:《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1页

  ②【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着,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