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_生态论文发表
尊重生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杭州龙井御茶园个性设计
朱志斌
摘 要: 通过对杭州龙井御茶园规划设计过程的阐述,重点指出对场地的自然人文条件的深入分析理解,御茶园因这个分析设计过程而具有了自身的特色,其特征的塑造,是一个反映其内部因素的自然生长过程。
关键词: 生态资源;历史人文;风景园林;特色营造;杭州龙井御茶园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cheming and designing process for the Longjing Royal Tea Garden of Hangzhou ,we enphasized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o the nature and humanities condition for the site.So this Garden has itsself’s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analysis and designing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s formation is a process feflecting the n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Factors.
Keywords: Ecological Resourse History and humaniti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m Specific Property of Site;Longjing Royal Tea Garden of Hangzhou
1. 工程概况
杭州龙井御茶园基地位于西湖风景区龙井村境内狮子峰山麓,为我国著名的龙井茶产地,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御茶园占地近四亩,建筑面积730平方米。场地内东南角有一块茶叶地,有十八棵茶树,排列成三角形状。相传乾隆皇帝游杭州时到此地采过茶叶,因此称这些茶树为“十八棵御茶”。茶树附近有一青石板桥横卧溪上,后人称为“归隐桥”,因北宋名臣胡则晚年在老龙井隐居,以此纪念;场地北面有一处石壁上摹刻“老龙井”三个字,为宋杭州知府苏东坡所书,颇具历史人文气息。由于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规划,上述一些历史人文遗存几近淹没在杂草从中,为此 省政府立项建设“龙井御茶园”,保护园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资源。
2,场地特征
基地东西狭长,南北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低,基地南边有一米多宽山涧环绕流过,水清澈可见底。园内一宋代腊梅枝叶茂盛,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为不可多得的古树名木。另一棵树龄超过一百年的香樟和一棵七叶树,遮天蔽日,是天然的造园素材。园内北侧摹刻苏东坡所书“老龙井”
三字的石壁下方,其下一汪清澈的泉水,终年水流不息。
3,功能定位和主题设计
根据业主要求,龙井御茶园以弘扬龙井茶文化为中心,以保护“十八棵御茶”,宋代腊梅和百年香樟,老龙井,为基础,创造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自然古朴的景观园林。为人门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走近龙井茶文化的休闲场所。
4,设计构思
在确立了功能主题之后,根据场地内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场地东西长,南北窄的特点,确立在东西景观轴线上设计多层次院落序列的基本模式,以此作为龙井御茶园的平面布局基调,通过空间层次的多变来达到扩大景深,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其次根据该地块历史人文典故丰富的特点,从历史人文出发,确立了:十八棵御茶,归隐桥,御茶阁,老龙井,龙井居,片云阁和胡公亭七个景观节点。以御茶阁,龙井居,片云阁作为园内三个主体景观建筑,满足人们参观,休闲的空间场所需要。
根据场地形状和地势特点,从东向西,由低到高,由御茶阁,龙井居,片云阁和胡公亭组成多层次的院落空间,形成多层次主题空间序列。
御茶园主入口位于基地东南角,与龙井村道路相接。主入口空间由保留的十八棵御茶和归隐桥组成。御茶所在场地原来并无特别标识,缺乏文字介绍,因此在茶树周围设计青石栏杆,突出十八棵御茶的重要性,并在旁边立假山石并刻字,向人们展示十八棵御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归隐桥位于十八棵御茶旁边,为青石板桥,造型古朴,与御茶共同组成入口空间。
过桥,上台阶,是古色古香的御茶阁,建筑两层,歇山屋面,出檐深远,粉墙黛瓦,菠萝格花格窗扇,青石柱础,青石台阶,建筑材料古朴自然,体现江南园林建筑特色。其隔溪与十八棵御茶遥相呼应。在御茶阁室内,透过花格窗户,人们可以欣赏十八棵御茶的全貌,室内外情景交融。御茶阁面向庭院一面设计为大面积花格木门,将园内景色引入室内,强调与内部庭院的交流。园内古樟树和七叶树成为院落的景观核心,与建筑相呼应。御茶阁右前方庭院北面石壁下一汪泉水,上摹刻“老龙井”,为苏东坡笔迹。设计中对水池底进行适当清理,修葺池岸,恢复其自然野趣。与“老龙井”相应的是龙井居的设计,其在“老龙井”边侧立,建筑一层,功能为展厅。其以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的形式向人们介绍龙井茶文化。龙井居通过联廊与片云阁相连,连廊的设计则是围绕宋代腊梅展开,连廊形式曲折,在空间上丰富了层次和景深,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腊梅的一个场所。联廊的中心位置,设计一座梅亭,使联廊更富于空间变化,同时强调人文气息,与宋梅相呼应。
联廊的视觉终点是片云阁,设计为人们品茶休闲场所。片云阁建筑两层,与龙井居在高度上形成层次上的对比。片云阁西北面地势陡然升高;作为空间的引申,在山腰设计胡公亭,为全园制高点,也将空间序列引导到高处。北宋名臣胡则年高辞官后,隐居老龙井,故亭命名为“胡公亭”。胡公亭周围植物以茶树为主,这里是全园空间序列终点,以茶树呼应入口处“十八棵御茶”,强调“茶”的主题。
园内建筑单体设计追求仿江南木结构园林建筑风格,白墙灰瓦,花格漏窗,体现古朴自然的特点。建筑一层为主,局部两层。主体建筑歇山屋面,出檐深远;辅助建筑悬山屋面,结合联廊,以亭点缀,形成多层次生动的建筑群落。屋面采用黑色筒瓦,栗壳色博风板,柱面,菠萝格花格窗,白色涂料墙面。走廊地面, 柱子石鼓蹬,台阶以及勒脚选用青色石板,连廊两侧清水砖坐槛.室内地面采用传统特色的灰色清水方砖,建筑材料强调自然特色。针对龙井御茶园的地域特色,建筑在装饰上着重体现茶文化和龙井特征。花格窗户雕刻图案均体现传统茶文化,建筑木牛腿以” “龙”的造型为主题,多处强调龙井的地域文化特点。
5,总结
龙井御茶园规模较小,占地不足4亩,建筑面积仅730平方米。如何让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是规划设计的重点。本设计根据对象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特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围绕古树名木布置相关的园林建筑,在这里建筑成为生态空间的配角;另一个方面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并将其反映到园林主题空间和建筑空间。因此龙井御茶园就有了其鲜明的特色。 总之,从实际对象出发,深入分析其内部关系,探索设计语言,因地制宜,设计对象才能属于这个特殊的场所,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