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按照自愿量力、因地制宜、民办公助的原则,继续完善与发展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提倡以县、市为单位实行大病统筹,帮助农村老年人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风险。国家应加大对乡村卫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扩大卫校培养乡村卫技人员的规模,提高乡村卫技人员素质,克服目前农村医生缺、好医生更缺的状况,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为了确切把握吉林省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提出一些有益于改善其养老状况的建议,以加快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我们课题组经过两个月的农村调查、访谈,对获得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四平和通化地区乡镇以下、年龄在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为对象,随机调查了200位老人,由课题组成员根据调查表内容逐项向老年人询问。调查方法:考虑到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通过入户实地访谈,代填问卷的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二是被调查者的物质供养状况,如收入来源、水平、物质生活消费水平等;三是被调查者的生活照料状况,如健康、生活自理与否等;四是被调查者的精神慰藉和文化生活状况,如闲暇生活、情感交流等。
二、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
1.物质供养和经济状况
首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性别不同,农村老年人口经济来源也有所不同。女性老年人主要来源于子女提供,占68·4%,依靠社会保障提供和自己劳动所得的老年人,只占31·6%;男性老年人来源于自己劳动所得占61%,而有39%来源于子女提供和社会保障。其次,农村老人的收入水平
普遍较低,其中有一部分人面临经济生活困境。通过调查发现,有61·7%农村老年人年收入在1500~3000元内,有38·3%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甚至有年收入在800元以下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较低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一方面,农村老年人从事的基本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体力劳动,手工工具是农村的主要生产资料,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村居民的劳动代写论文能力逐步降低和丧失,而又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险金和退休金做生活保障,收入逐渐减少或失去来源,而必要的开支却不能少,这导致农村老人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另一方面,传统习惯也是导致农村老人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为子女完婚是父母的责任,子女结婚的所有费用大多由父母支付。另外,盖房子及养育子女又是很大的一笔开支。总之,养育子女、盖房、子女结婚等等,这会花去农村老人的全部收入和积蓄,甚至背负沉重的债务。
2.生活照料和健康状况
调查发现,12·8%老人对生活条件较为满意,77·5%认为基本过得去,9·7%老人感觉生活条件差。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选择,有家室的老年人100%选择家庭养老,认为在家方便且家人可提供足够照顾;孤寡老人则100%选择敬老院。调查也表明,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并不容忽视,但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在当前的农村,即使老年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退出了经济活动,需要靠子女抚养,但在生活上仍然能够自理,并且还通过家务劳动,例如做饭、洗衣、带孙子等活动,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服务。这种状况与老人的思想、行为习惯(只要自己能动,都要劳作,更何况日常生活照料)有关,也与农村老人的生活要求低有关。因此,在农村老人中,长期生病卧床,需要子女照料的情况较少。
尽管农村大部分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并不意味着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农村老人有62·4%的人都患有疾病,即使这样,他们也很少去医院治疗,只有等到病情严重时甚至到了有生命危险时,才选择去医院。根据调查,农村老年人有病不去医院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当地的医疗条件落后。
3.文化生活和精神慰藉状况
调查表明,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主要以聊天和看电视为主,精神生活水平偏低。农村的设施和文化娱乐条件非常有限,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包括:凑在一起聊天,占被调查者的31·3%;看电视、听广播占51·5%;读书、看报、看演出等占17·2%。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没有农村老年人参加过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村里也几乎没有组织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向我们反映,鲜有村干部上门慰问他们。大部分行政村没有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寂寞。可见,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薄弱,村委会在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
由于人到老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孤寡者增多,劳动能力下降,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由原来社会舞台上的主角变成了配角等等,这使得对农村老人的精神慰藉更为迫切和重要。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觉得他们与下一代的关系融洽或和睦,有37%的人觉得一般,感到两代人之间关系不和睦的只占17%。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对象很单一,呈现出差序格局,他们希望交流的对象和实际交流的对象大多是家庭成员,占了84·1%,他们不习惯选择家庭以外的成员;而且即使是家庭内部成员,老人所选择的对象也有差异,与老人交流的对象依次是老伴(30·5%)、儿子(50·1%)、女儿(11·3%)、孙子(5·8%)、儿媳(2·9%)、女婿(0·4%)。可见,老人的情感交流即使主要来自家庭内部,老人的选择还是显示出亲疏之分。
三、改善农村老人生活状况的对策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收入高的老年人幸福度高于收入低者[1]。一定经济收入虽不是晚年幸福的全部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不论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还是医疗问题,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因此,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必须先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重视完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机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已有的敬老院、福利院的设施,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村委会在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村委会应专门设立能代表老年人利益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专门组织。例如可以在村里搞一个活动室,让老人有聚集闲谈之处,让老人多一份乐趣;村里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村里为高龄老人、病残老人和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提供一些生活、医疗疾病护理等服务,从而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
其次,要重视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健康是反映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年人需要去适应老年期发生的各种人生大事如丧偶、社会和家庭地位的降低、经济收入的减少、病痛的折磨等,若不能适应则可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2]。本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有负性情绪,主要有孤独感、衰老感、无用感、抑郁感、兴趣丧失等,这些负性情绪从另一侧面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躯体健康。因此,农村老年服务应注重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评估,酌情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指导老年人正确的认知评价和应对老年期的各种生活应急事件,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另外,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重视精神赡养,拓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空间,树立“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观念,也有益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第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继续稳定和强化家庭养老方式的前提下,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方式过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家庭规模和家庭收入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家庭逐渐小型化、核心化,家庭收入相应减少,赡养能力降低,现行的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承担农村养老保障的负荷。针对上述状况,应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险制度;要稳定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建立个人账户,将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实行向农民养老保险倾斜的政策;要尽快建立基金分级管理体制,加强基金监管力度,建立开放式的监督机制,完善审计、检察、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外部监督制度,以保证基金安全。
第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
下一篇:探究现代性的先锋主义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