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视听结合辅助音乐欣赏课“三步曲”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欣赏就是通过听觉去感受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美,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从其定义看出,音乐欣赏就是用耳去听,并且在这过程中通过联想等的一些思维方式去用心体会出来的对该歌曲或者乐曲本身的感情及美感。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认识音乐主要靠听觉、想象来完成。其实,视觉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若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若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地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若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地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音乐新课程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可参考。
第一,转换角色。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带给学生以欣赏艺术的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补充,师生共同讨论。
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如在欣赏《春节序曲》时,当进行到乐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的,等学生展开自己的联想去想象出锣鼓喧天的场景后,我给学生提供锣、鼓、镲、三角铁,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并用以上的打击乐器去表现你心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话音未落,大部分学生一拥而上,这难道不是学生渴望体验、积极展示艺术魅力的体现吗?此刻,我灵机一动,把打击乐器分给个别平时不积极的同学,平时积极的同学用各种乐器的打击动作和模仿各种乐器音响来表现,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一声令下,教室欢腾一片,有乐器的声音,有嘴巴模仿各种乐器的歌声,同时还有旁边同学的喝彩声,大家乐在其中。见到如此欢快的场景,我也情不自禁地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顿时,表演的同学更加起劲了。这时,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快乐的海洋,自由演绎自己的情感天地。
第二,设疑解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激发兴趣。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阳光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音像同步展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乐队的演奏如同正坐在音乐厅中现场欣赏一样,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到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再者在学习戏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等,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戏剧有了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若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突出学生的创新性,使以生为本新理念的有效渗透,更是新课改核心的核心。我认为全面推进新课改,有效渗透新理念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艺术和方式,其实质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艺术形象的魅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升华,不断提升学习音乐、感受艺术的兴趣和情感。
下一篇:文学论文代发流行色在图案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