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进行通俗歌曲的创作
摘要:依托自然的歌唱语言、强烈的时代感和张扬的个性,通俗歌曲成为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之一,并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相应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俗歌曲应该锐意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本文总结了通俗歌曲的特征,并对当前通俗歌曲创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通俗歌曲 创作 现状 反思
导言 :通俗歌曲也称流行歌曲,是指通俗易懂、易学易唱、便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歌曲。通俗歌曲语言质朴自然,结构短小简练,格调轻松活泼,演唱不拘一格,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用以表达普通人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深受社会大众的青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形式多样的歌曲涌入人们的生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俗歌曲应锐意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1.通俗歌曲的源流和特征
1.1通俗歌曲的源流
通俗歌曲最早出现于19世纪演出的报道中,有别于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是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也称流行歌曲。二战之前,通俗音乐主要包括爵士乐、探戈和伦巴等歌舞音乐、音乐剧、电影音乐以及世界流行的地方性音乐等;二战之后,通俗音乐又加入了摇滚乐、黑人的灵魂乐、迪斯科、轻音乐等,名目更为繁多,形式日趋多样。1927年,黎锦晖创作了《妹妹我爱你》、《毛毛雨》等歌曲,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通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历程。
1.2通俗歌曲的特征
1.2.1通俗性
通俗歌曲面向的是普通平明百姓,其最大的特征是通俗性,重要体现在语言和题材内容上。一方面,通俗歌曲语言具有生活化、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特点,如《纤夫的爱》中“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歌词轻松风趣,朗朗上口。另一方面,通俗歌曲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以描写爱情内容居多,也有描述人生理想、思乡之情、伦理道德等内容,歌曲贴近社会生活,展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人情人性。
1.2.2张扬的个性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和风格多样,很多优秀的歌手凭借各自的嗓音条件和审美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刘欢的演唱浑厚饱满、荡气回肠;张信哲的歌声干净清澈、忧伤落寞;苏打绿的音乐清新柔媚,绵密愉悦,如同耳边的呢喃,涤荡心神;信乐团演唱风格粗犷豪放、苍劲有力,以撕裂沙哑的嗓音煽动听众的情绪……另外,为获取最佳的舞台效果,通俗歌曲演唱伴有曼妙的形体表演,如郭富城的《动起来》,热情奔放、动感十足,表演时加入劲爆、前卫、新潮的形体动作,边舞边唱,点燃观众的热情。
1.2.3简单的音乐结构
通俗歌曲音乐结构十分简单,在旋律上力求轻松优美,节奏轻快活泼,力度变化幅度小,速度适中,音域较窄,适合未经过专业声乐训练的群众演唱,是真正接“地气”的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
2.通俗歌曲创作现状及反思
2.1创作过于商业化
通俗音乐的娱乐性包含了浓厚的“商业性”气质,在商人眼里,有需求即有市场,有市场即有钱可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充斥着浮躁、奢靡、享乐、失落、虚无甚至是暴力倾向和流氓意识等特点的音乐。通俗歌曲在商品浪潮的冲击下,为迎合某一部分人群的爱好,出现了一大批品位低劣的作品,丧失了通俗歌曲的审美取向和导向意义。通俗歌曲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用来表达大众的生命价值、情感追求、人生理想等,应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形象在群众中发挥正确导向的作用。
2.2盲目求“新”,远离群众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源泉,艺术作品应时刻创新才能历久弥新。但创新应掌握适当的“度”,盲目求“新”而远离群众的作品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歌曲是听觉艺术,对于“创新”的接受有其局限性,若在节奏、音调、旋律上进行超出听众接受能力的创新,将难以产生美感,更不能引发听众共鸣。如被誉为神曲的《忐忑》,节奏、结构、音调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但正因为过“新”的缘故,这首歌只能是少数专业歌手的专利,群众很难附和。
2.3重歌曲创作而轻器乐曲创作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作品的表现方式、参与方式、大众审美、欣赏习惯等原因,还有一方面是受人们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文化观念以及作家的创作意识的影响,而后者占了更大的比重。在我国,暂且不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爵士风格作品,就连“轻柔”的轻音乐创作都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而像《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百老汇之夜》、《蓝色狂想曲》这种通俗风格的经典音乐作品,我们更是往而不及,甚至连西方国家的轻音乐团,例如拉斯特(德)、曼托凡尼(英)等改编、创作的轻音乐作品,我们也不能与之相比。纵观我国的音乐创作现状,我们大多数还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只会进行简单的对通俗歌曲进行器乐化改编、融入器乐小品、进行民歌改编等等,忽略了通俗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一味的追求创作品味低下的诸如“舞曲”“情侣音乐”之类的音乐。所以时至今日,我国通俗器乐曲创作中的代表作仍然屈指可数,只有金友中的《渔歌》、李海鹰的《金瓶似的小山》、司徒抗的《海滩漫步》、周龙的《宇宙之光组曲》以及吴奥北的《山的诱惑》等作品才能堪称经典之作。
结语
通俗音乐用质朴的语言、轻松的格调、不拘一格的演唱倾诉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思想情感、生活感悟;讴歌着自然与生命、情感和生活;评论着社会与历史,邪恶和无耻。通俗音乐对人生、生活的礼赞,以及宣扬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励着人民群众去拼搏、努力、奋进、向上,构成其审美追求的一大特色。在商品浪潮的冲击下,通俗音乐创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明确通俗音乐的特性和审美取向,传承我国传统歌曲健康向上的思想, 借鉴西方优秀歌曲创作手段,使我国通俗音乐在国际乐坛中始终散发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郁洲萍.探索我国通俗歌曲形成与发展的艺术规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02)
[2]陈楠楠.通俗歌曲演唱的艺术特征[J].艺术研究.2003(02)
[3]朱沛龙.通俗歌曲中歌唱艺术的实验与探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4]王南竹.提高通俗歌曲演唱技能之探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5]郭锄非.当代通俗音乐的社会文化内涵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