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秉承皇家园林文脉 营造汉文化经典
庄前涛
摘 要:从宿州市的自然、历史、地理分析出发,综合现代功能、历史文化与生态绿化等方面,将传统造园手法和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引入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汉文化;生态
一、项目概况
安徽省宿州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秦汉时,已成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宿州四季气候变化大,季相明显,冬季十分寒冷,夏日炎热,春秋两季很短,气候适宜,雨水适中,空气潮湿。
本次设计项目恒馨.世纪城(A)区—上林苑小区位于宿州市西南,东接人民路,南临迎宾路,四周均有城市主要道路通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用地呈长方形,规划用地5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80平方米,绿地面积28680平方米。
二、设计主题
在本次规划设计实施前,首先对宿州的汉文化历史进行了探索和挖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基于小区“上林苑”名称的文化定位,设计中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根源,把传统的造园手法和博大精通的汉文化引入到设计中,在主入口、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区等空间设计中处处体现汉文化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文化烙印。
三、空间设计构思
通过布局将各种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共设施等居住区的组合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有序完整的空间序列,营造丰富的景观感受。
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
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3、亲绿空间,软硬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散步道的曲折高低,加上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婆娑树影,步道旁随意放置的条形座椅,人们可以坐在林下休息。儿童可以在这里玩沙、戏水,玩耍、嬉戏;老人在廊下聊天、晒太阳,为老人和孩童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四、景观设计特色
整个小区设计了三个入口,各入口展示出不同的景观视觉感受。南侧主入口以宏伟壮丽的形式来展现上林苑的尊严与霸气。东入口则表现以人为本、自然生态的手法,并加入了宿州本地元素的灵璧石小品来体现出整园区的特色与生态。北入口以汉文化元素的汉简、印章展现汉文化的博大精通,同时作为宿州书画之乡的平台。三个入口做引导构成各具特色的三重景观体系,设计中将每个功能空间自然的过度,即能相互共享自然景观又能很好的保证每个组团内的私密性。小区和外界空间通过围墙、挡墙、丰富的植栽有效的分隔,又能很好地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南侧靠迎宾路则利用围墙和密植乔木将周边不利的环境阻隔开;整园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入口空间的标志性、导向性、安全性等方面,同时还利用植栽、雕塑小品等景观元素深入刻画了园区的汉文化景观风格,营造出自然舒适、健康安全、品位高档的尊贵感受。
(一)主入口设计
图1主入口大门
作为汉代重要元素的阙,在上林苑的主入口上得以充分的应运。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装饰性建筑物,因此也称阙门或门阙。汉代之时,阙作为装饰性建筑的功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变得很广泛,被长时期广泛地修建在宫、庙、祠之前,以衬托和美化主体建筑。主入口以弧形的墙为主体配以镂空的阙,汉式的斗拱构成入口大门造型,简练庄重而富有特色(图1)。
中心广场区域,首先以庄严的汉式浮雕柱、景观灯柱对称排列作为引导,拉开了汉武广场的序幕(图2)。象征皇权的鼎矗立于抬升的圆形广场正中,环抱以九根盘龙石柱,充分展示了汉文化的博大精通和王权的崇严。环绕广场的是自然曲折的水系,整齐规划的绿地,蜿蜒曲折的小径,高低错落的树阵,散落其间的廊架、汉亭、临水平台、曲桥、健身广场,不但增强了园林的亲和力与互动性,亦为居住者提供了一片广阔交流互动与休憩天地。
图2汉武广场
(二)水系设计
水系景观是整个楼盘景观设计的灵魂,自古以来就有“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的说法。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上林苑秉承皇家园林写意、象征的造园手法,力图再现传统精神世界的幽静从容。景观水系由北向南,在中心景观带形成一条贯穿于整个小区,呈龙脉情系整个园区之势(图3)。水网及道路布置“曲曲有情”,各具特色源头的支流,岸线灵动多变,曲桥横卧,汀步穿行充分体现中国古代诗词“曲径通幽”的意境。
利用建筑规划中的条件,营造出北高南低的建筑天际线效果,形成风水中的宝地之局。同时利用这一趋势形成堆砌石作为水系源头,设计灵活标高变化使水系及驳岸形式多样,沿水系驳岸相应布置卵石滩、石景、亲水平台、等形式的处理,特别是充分利用水岸自然资源,营造出幽静自然、茶余饭后的游园式小区公园。整园区内配置丰富的水生植物,游鱼以及照明等设施。不同的驳岸形式,运用不同的植物景观,或竹林几株、或挡墙景石堆砌、或草坪坡地,或小品依立,宽处宛如明镜,窄处涓流有声,动静交替,绿色掩映之下的多姿水色显出几分妩媚和韵味,成为上林苑特有的水系景观。 图3 小区水系景观
(三)小品设计
为了彰显上林苑的独具匠心的名流府邸,景观设计中处处以人为本,精雕细刻的细节小品处理是景观带给人深刻印象的基本保障。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注重细部、突出汉文化元素,诸如汉代传统文化元素中的汉阙、竹简、铜镜、玉雕、瓦当、陶俑等,都在上林苑的景观设计中得到了恰当的运用。从铺装、雕塑小品、设施小品、材料、等方面都能体现汉代传统元素文化,融合汉文化和古今园林的手法,使园区既有宛如天工的自然景观也有栩栩如生、精致灵动的人工景观。
图4 汉简小品意向
汉简多用竹片制成,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竹简不仅在古代文化史、书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简牍的形式,即为卷轴装的前身,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广泛使用。 通过将其立于卧的两个造型,并将宿州的书画文化集中展示与其上,构成了北入口处耐人品味的景观小品(图4)。
汉印风格类型的表现则更为丰富。满白文的磅礴宽厚,朱白文相间的奇特视觉效果,还有岁月无意中赋予汉印的那份厚礼“烂铜印”。自然的也好,刻意的也罢,之间流露出的却只有不朽的魅力。在小区内的铺装、地刻、雕塑、庭院灯等景观元素中随处可见可见其身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汉文化之经典(图5)。
图5 汉印小品意向
五、营造生态景观
(一) 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上林苑的景观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为基础,所以设计中大量运用传统手法和自然材料进行造景。以自然为根本,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原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创造不同功能、不同特性的主题空间。对于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能够尽量的因地制宜,将自然界中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绿色的植物、可爱的小动物、亦静亦动的水系都有机的融合到环境里。在组团花园和公共区域不同空间形态的处理上也尽量满足住户最大限度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另外园区根据不同环境、私密与开放过渡空间等运用了植物、小品、景墙、自然置石与杂木林混植等技法,也充分体现了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自然与人性的关系的设计
设计别具特色的回车岛。注重自然与人性化的设计,给小区居民带来愉悦便捷的出行体验。根据园区的道路系统、景观空间布局,在园区内设置了三个回车岛。每个回车岛各具特色,分别为:以汉萧为雕塑小品的轻音回车岛;以汉代乐俑为雕塑小品的曼舞回车岛;以假山叠石为小品的赏心回车岛。
六、种植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环境设计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构图原理,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配置丰富的植物空间和植物景观。
(一)设计原则
植物配置注重物种的多样性,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林木的生长习性,形成乔、灌、地被、草的多层次,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的多样绿化景观。其次是因地制宜塑造多变景观,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多方面着手,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创造出丰富的植物空间围合形态。
(二)各区域植物种植意向
1、车行道:以常绿乔木为主,下植耐荫常绿开花灌木,营造浓郁的带状景观。以香樟、广玉兰、杜鹃、金叶女贞等植物为主。
2、 人行道:以落叶开花、观叶的大乔木为前景树种,常绿乔木为背景树种,营造人行景观路,达到春季观花,夏季遮荫,秋季观叶,冬季有充足的阳光的效果,以樱花、银杏、白玉兰、马褂木、合欢、榉树、栾树等为主。
3、 块状绿地的背景树以常绿树为主,雪松、香樟、女贞、广玉兰、杜英等。
4、宅间景观:以落叶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常绿阔叶树种为背景树种,选择花色鲜艳的植物作为主要景观树种,同时通过不同组团间的植物搭配的不同,塑造不同的季节景观。以紫薇、海棠、西府海棠、丁香、月季、杜鹃、山茶、琼花、木槿等为主。
七、论文结 语
上林苑居住区打破了传统居住区千篇一律的模式,采用皇家造园的理念和手法,小区景观布局考虑和周围各种不同风格的环境元素融合,将深厚的汉文化和丰富的植物景观以及珍贵的人文遗迹通过各种设计元素渗透到小区环境中去。整个设计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让人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感受到小区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充分展示了上林苑高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概念,为当地居民营造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活社区。
参考文献
[1] 俞伟超.序言[A].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C].文物出版社,2000.3
[2] 杨树增 著. 汉代文化特色及形成[M]人民出版社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