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法律论文 > 正文

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模式语言研究_论文发表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19:10人气:

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模式语言研究

张殿廉 朱勇军

摘要:本文首先对创意产业园和其公共空间进行基本分析,明确其概念和构成。其次通过对亚历山大模式语言的分析,对模式和模式的选择、使用进行探讨,进一步得出了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模式。然后以符号模式、标签模式、构成模式、场气模式和精神模式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意产业园;模式语言;公共空间

一、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相关概述

1.1创意产业园

创意产业园,是创意企业及相关服务在空间集中而形成的集聚区。创意产业园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创作型园区、消费型园区和符合型园区;按照园区载体可以分为:以用原有废旧工业厂房作为载体进行改建、在原有废旧厂房的基地内重新建造、依托周边资源完全新建。

1.2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

创意产业园中的公共空间是属于微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既具有一般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又因为其使用人群的特殊性,而有自身的特殊性。创意产业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创意工作者和游览消费者两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功能涵盖和混合了展示空间、交流空间、参与空间、消费和休闲空间等。所以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在整个创意产业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园区公共空间一方面将为各个行业的创意设计人员提供优质的交流空间和展示空间;一方面又为进入园区游览消费的人群提供一个可以参与的互动空间,两方面相互影响,成为园区内最具人气的地方。

二、模式语言的研究方法

2.1模式语言的提出

作为20世纪杰出的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自1964年发表其博士论文《形式合成纲要》,形成模式语言的最初思想,之后又有《俄勒冈试验》、《模式语言》、《建筑的永恒之路》等理论著作的出版,从而使他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一贯性,从设计哲学到设计方法,直到设计实践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2基于模式语言的研究方法

2.2.1 模式语言的构成

什么是模式?亚历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中认为美好而生机勃勃的城市和建筑拥有一种共同的“无名特质”,它客观存在但无法命名。如同自然语言,人们建造城市和建筑也使用了一种共同的模式语言,这种语言造就了无数伟大而有生机的,拥有无名特质的建筑。模式可大可小,大到如:“亚文化的镶嵌”,小到如:“丁字形交点”。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可以是大小嵌套的,其中小模式到大模式的实现顺序是线性的。

2.2.2 模式语言的使用

首先根据设计目标选取合适的模式,这些模式各自代表了设计者对设计目标的期望,也就是发掘出对象目标的特质,从而构成描述目标事物的模式语言。模式语言就像用普通的语言一样将脑海中对设计目标的定位和理想表达出来。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就是设计的向导,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设计方向,同时又给我们空间去发挥。

三、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模式语言研究

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创意产业园中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那么理想的园区公共空间是怎么样的呢?也就是如何去为园区公共空间选取理想的模式呢。首先,园区公共空间最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园区的精神和气质,创意产业园的精神是什么?是一种存在于创意设计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最终的宏观模式,必定要由其他较为微观的模式来实现。作为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不仅要起到一般公共空间聚集人气的作用,更应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人们思考、交流。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模式,场气的模式——激励和创意。

园区公共空间的其他作用还有很多,可以展示园区的人文精神,所处地区的文化历史,对园区企业的展示和宣传等等。归纳为 “历史与地域”、“文化和个性”、“多元与包容”三个模式进行分析。

3.1历史与地域——符号模式

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形成可以有多种方式,通常以艺术家的先聚集,然后再由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居多,很多园区都是在原有的旧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改造或者一部分重建而成的。所以园区内的公共空间通常都是原有厂区规划所形成的公共空间,在其中保留和改造原有工业遗迹是对历史和地狱文化追忆的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些工业装置已早已失去原来的作用,改造后就成了象征某种历史和文化的符号。比如北京798艺术区最著名的火车站广场就是原来工业区的站场,改造后依然保留了浓郁的工业味道,但是现在功能和使用人群都彻底的改变了。

3.2文化和个性——标签模式

创意产业园中通常是多种创意产业相并存,每种创意产业的特点又是非常鲜明的。所以不管是艺术家、企业自发的改造或者是由政府开发商统一规划设计,园区内各类公共空间的改造和设计都应该遵循其标签模式,即在不同公共空间里展现出周围临近产业的特点,展现出其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个性。规模较大的公共空间如入口广场,可以对园区内主导产业进行展示和宣传;园区内相同产业集中区域的公共空间,在设计或改造过程中可以彰显这类产业的个性,如影视特效产业,可以依据分布或做成连续的影视产业一条街,或做成集中的产业展示空间;而更小规模的公共空间如几个工作室合用的院子,各类小型半开放的公共空间,是园区内数量最多,也是特色最鲜明的,可以更多的由不同工作室、艺术家自发的去进行改造。

3.3多元和包容——构成模式

园区公共空间构成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由于创意产业本身极具个性,在创意产业园中的各个工作室和艺术家之间风格和个性可能千差万别,所以园区内公共空间的设计和改造应该少些约束,少一些主流手法,多一些多元性,把更多的二次设计和改造工作交给园区的艺术家来完成。另外园区公共空间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创意产业园内没有所谓的主流文化,任何人、任何文化都应该在这里拥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园区内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在规模、形态、尺度等方面多加推敲,以符合各类不同的展示和宣传要求。

这样就遵循了园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模式,即多元和包容。

3.4激励和创意——场气模式

场气模式,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最重要的模式,即意为园区公共空间应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交流、激发创意的空间,营造一个激励的氛围。一个激发创意的激励空间必然应具备以下四点:能够吸引人流和聚集人气;提供适量的休憩和商业设施以延长人流的逗留时间;预留展示空间和活动空间来加强人们的交流。

下面就以园区公共空间中数量最多的广场空间做举例和分析。

相比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广场,园区内的公共空间不需要具有纪念性,不会给人空旷的、不安的感觉,能吸引人进入。但是又不同于类似居住区中的小片空地,能供人三三两两的交谈,但持续时间不长,参与人数太少,给人临时性的感觉。园区公共空间的规模上限可以以满足举办中小型活动为准,而规模的下限以给人足够的空间停留驻足,不至被穿越的人流所影响。

园区内广场空间首先应该是积极的,积极的空间能给人以安全感,一定的归属感和隐私的尊重。一般由周边建筑叠合限定出的广场空间大部分都是二边或三边是墙体,一面或二面是通透的,稍加处理就能成为良好的积极空间。

可达性的高低也是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应该靠近主要交通系统,入口要明确鲜明;不应该在空间的入口处设置不宜与人流进入的设施,包括台阶、雕塑、公告等,更不宜做成上升式的空间。在形态上以下沉式、长宽比较高的矩形和不规则多边形为宜。下沉式广场有助于汇聚人流;长宽比较高的矩形和不规则多变形所产生的广场形态丰富,有利于在各个长边处布置座椅类休憩设施和个人的展示空间,还能在靠边处举办一些小型的集会活动,从而弱化了广场中央的消极空间。

3.5自我的实现——精神模式

园区公共空间的精神模式,指的不只是每个创意工作者,更是整个创意产业园实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思想。园区公共空间是每个创意工作者成果和精神面貌的反应,通过对其的改造,艺术家们可以把公共空间也做成创意产品,若干个这样的公共空间也就确立了整个创意产业园良好的创意氛围。

参考文献:

[1] 斯图亚特• 坎宁安. 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涵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 权国强. 中国创意产业园建设反思——基于创意产业特性分析[J]. 兰州学刊,2009,(3): 95-96.

[3] 李欣、程世丹. 创意场所的情节营造[J]. 华中建筑, 2009, (8), 96-98.

[4] 张爱萍. 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8.

[5] 蒋慧. 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9.

[6] 拉尔夫.埃伯特、弗里德里希.纳德、克劳兹.R.昆斯曼. 鲁尔区的文化与创意产业. 国际城市规划,2007,(3):41-46.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