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文阅期刊网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论当代大学教育理论方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19:50人气:

  中国古代君子六艺,诗书礼乐御射,诗为《诗经》,拓宽见闻;书为四书,树立世界观;礼为礼仪,建设道德观;乐为礼乐,待人接物;御为骑逦,健身强体;射为射术,强役护国。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贯穿各等级教育理论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路,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社会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性能增强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理论将更加强调学生在专职技能培育的基础上社会技能的增强。

  大学教育系统已经经历了从经典的赫尔巴特时代向杜维的实用教育体系转变的过程,大学教育理论从19世纪至今,已经通过前人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大学遵循的也是系统讲解知识,强调巩固,学以致用的总原则。

  在社会发展至今日,学以致用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核心思想,初级教育为基础,中级教育为技能,高等教育为纽带,是知识体系与社会体系的连接。教育从现在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更偏向于社会学的范畴,而非传统的哲学类范畴,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多的开始关注学习的社会属性。

  如何在教育上面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方向,树立学生的三观,系统的优化配置技能以及协调学生对接社会责任的能力,是目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直面的问题。理论与实际如何结合,方法与效率如何平衡,是本论文打算简要分析的两个方面。

  一、大学教育理论浅析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很多学生表示担忧,自己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考研已经成为了逃避社会的一种手段,对即将进入的职场生涯充满了恐惧。这些言论我认为是对我们为师者的一个警告,单纯的理论体系是否就是符合学生生存心理的实际操作性理论,它们的缺陷在哪里?

  理论论述之前,我想客观地分析一下中国现阶段的教育理论延伸。中国正式的大学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我认为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以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倡的学术分离、文理通科的实利教育体系。抛开阶级属性,1916-1927年间的北京大学,既能容纳辜鸿铭、刘师培、黄侃这种守旧派的国学大师,又能吸纳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周树人等激进派的思想领袖。

  这种“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教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由爱入道,成果斐然。那个时期的北京大学的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大多数都成为了不同领域中出类拔萃的学者、专家。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这个正好符合了《论语》中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的教育理念。

  由此可见,中国其实自己并不缺乏成熟的教育理论,并且这种理论由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数代传承,已经成为中国民众骨子里最能够接受并认可的一种教育理论。这种理念是结合了中国的文化情况及基础教育情况归纳而出,是针对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制定的一种参考性很强的理论基础。我个人认为,如何吸纳这种传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精髓,结合科学现代的教育理论体系来考虑教育手段和方法,可能会是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有利补充。

  二、大学教育方法浅析

  方法是理论的延伸,是理论实践的基础。

  大学生不同于进行基础教育的学生,他们从生理年龄上面已经是成年人,开始具备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由于生长环境不一样,家庭教育不一样,社会经历不一样,衍生出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态度及模式。若想用一种方式方法来进行教育,哪怕这种方式再科学,再完美,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本,授业是态,解惑是式。大学生因为开始逐步的形成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个规划雏形,技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谋求通往终点的技能,这种技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更多的要真正步入社会后,在实践中才能完善。他们缺乏的,是社会的阅历以及对风险的评估,而这些东西恰恰是课本中没办法学习到,或者能完全领悟到的东西。所以,韩愈才会强调,传道,即引导。

  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说,技能的传授终归有个上限,这个和领悟能力有关,照本宣科和风趣幽默虽然形式上对学生来讲貌似差别很大,但是从实际效用上讲,它并非是一个教育方式的本质。为师者只有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从自我的层面认知到一种正确向上的发展观,才是大学教育中的重点。

  回到前面论述到的,北洋时期的北大,无论是辜鸿铭的狂傲,还是刘师培的严谨,无论是胡适的激情,还是钱钟书的幽默,无论是李大钊的恣意,还是周树人的嘲讽,无论是保皇还是革命,无论是守旧还是创新,无论是国学还是西学,他们都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他们的共同点是爱过,是积极的人生观,是宏达的世界观,是严谨的治学观。故而,无论师从何人,当年的五四学子在后来的革命洪潮中,都坚定地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担负起了中国初次觉醒的历史重担。这一切,都是精神层面上,师长给予学生的引导与教育。

  以上浅谈了我对大学教育方式的认知,即套用一句俗语,功夫在诗外。除了在课堂上的技能教育外,更多的,需要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寓教于乐,对症下药,以身作则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用平等的心态来沟通,来梳理,来交流,来对莘莘学子的人生做真正的老师。

网络客服QQ:

投诉建议:010-82656213    投诉建议QQ:

文阅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