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生应对校园危机的能力
摘要:高校在校学生对各类校园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严重缺陷,其主要原因来自于管理者忽视对大学生的危机教育和学生自身在应对校园危机方面的能力薄弱。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危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和生存基本技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应对能力;危机;校园危机
Abstract: the college students on various types of campus emergency processing ability of serious defects, its main reasons from managers neglect to college students' crisis education and students in response to the weak ability of campus crisis. Students learn to deal with crisis has become a required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basic survival skill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deal with crisis; crisis;
中图分类:D523.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学校维稳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社会普遍关注。高校学生是否具备应对诸如校园骚乱、违法犯罪、管教、师生冲突、财政危机、火灾、中毒、疫情等学校危机事件及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是维持学校正常运作与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育人环境的重要内容。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校园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学校安全稳定,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一、校园危机的涵义
伴随着社会的经济全球化,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社会背景的复杂化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学校危机事件的频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长费德里克·马约尔就讲过,“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处于危机之中”。
“危机”一词,源自于希腊古文,意为“决定”,是指医学上的“转折点”,亦即病情转好或恶化的关键时刻。后来“危机”一词,逐渐运用到许多领域,学者的解释也颇多,但对危机的定义一般都达成共识:危机系指组织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对组织生存具有严重损害性的情境或事件。因此笔者以为,凡是发生在校园内或发生在学校外却与校园成员有关,突然发生或将要发生,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威胁学校正常运作,可能给学校全体或个人带来危害的事件,包括意外伤害、校园暴力、师生冲突、群体性事件、管教冲突,以及波及到校园的流行疫情、政治、社会危机等,均可称之为校园危机。一般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社会性、危害性、可控性的特点。校园危机事件除波及到校园的自然灾害(火灾水灾、泥石流、地震、海啸、雪灾等)、恐怖事件(校园枪击案、汽车爆炸案、人质劫持案、劫机等)和一些社会性事件(空难、海难、陆难、矿难、山难等)外,还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公共卫生、日常管理、学校信誉、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各方的政治行为等方面。
二、高校校园存在的危机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危机”是指危险的祸根或者严重困难的关头。本文所言“危机”是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性、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较难控制的局面作出反应和决策的非常规状态。显然若任由危机发展,其必然会导致危害性结果的产生,因而危机需要管理。只有危机在得到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其危害性才能降至最低,甚至得以避免。 高校校园危机及其处理还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旦处理失当不仅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受到干扰,还会严重影响高校的稳定与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大学生面对校园危机的行为表现
2003年,高校大学生面对“非典”事件所表现出紧张慌乱、手足无措能力缺陷时,引起教育界对大学生应急素质的重视。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缺乏灾难教育和意志力的磨炼,使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缺乏独立分析和灵活应变能力,没有主动性,没有预见性,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一旦真正发生疾病、被盗、火灾、中毒等校园事件时,学生常常表现为一片混乱,不能在危机爆发初期迅速处置,有效控制:也不能关心同学受到的压力,掌握机会,恢复平静。尤其容易受暗示影响而反应过激,导致一些学生在危机面前无法作出理性的思考,没有主见,不理智,不成熟,没有责任感,无法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夸大所受到的挫折,有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突然自杀或迁怒于他人,而引起更大的危害,给学校和其他同学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当然,由于高校在处理危机上的方法不同,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管理所产生的后果也不同。有些能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有些度过了危机但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有些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出现自伤自毁;还有一些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
四、大学生应对校园危机的能力缺陷的主要原因分析
学生这些行为表现都暴露出在校学生对各类校园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严重缺陷,其主要原因来自于:管理者忽视对大学生的危机教育和学生自身在应对校园危机方面的能力薄弱。
(一)管理者对大学生的危机教育上的理论忽视和实战缺乏
1 危机理论教育忽视
社会的竞争不断升级,生活节奏加快,用于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缩短。经济的全球化冲击了人们的意识形态,造成他们思想的迷失。而现阶段,从我国教育和社会文化来看,学校在关注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人格教育、危机教育、安全教育、防范意识教育,使学生不但不知道危机的基本类型等常识,而且更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危机场面,不知道如何自救和他救;在面临大事、要事和急事时,产生价值错位、心理失衡、遇事慌张之现象,滋生了学生道德的让位和心灵的困惑,学生们就集体表现为缺乏基本的危机常识和逃生、自救的技能,在危机中产生恐慌、焦虑、失控的状态。例如在生命教育方面;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要求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马加爵连环杀人事件,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以及近年来比比皆是的大学生跳楼等自杀事件,无不凸显了我国大学生对自己和其他生命的漠视。如果学校能有针对性地开设生命意义的课程或讲座,让学生了解一些自杀先兆,如情绪行为反常、写遗书等,大学生则会掌握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安全教育方面,中国很多高校几乎都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知识培训,学生自我保护和心理防范意识薄弱。台湾安全教育内容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达到近30个课程,且延续到大学阶段。
2 危机实战教育缺乏
我国现有的大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体,他们倍受娇惯,从小缺乏磨难教育,缺乏意志力的磨炼,缺乏独立分析能力,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在出现危机时,容易受暗示影响,无法做到理性思考、沉着应对。我们的教育者应意识到教育他们学会生存、独立行为和心理调适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2003年11月25日莫斯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中国留学生死11人,失踪6人(已经无法辨认尸体),而邻室的日本留学生却无一人死亡。这就成为检视中国和日本学生应急能力最好、最真的“实战”。日本成功的灾难防护教育告诉我们,要将各种危机的基本知识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形式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困境逃生或自我保护。现行的高校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课堂教育,忽视了危机的实战演练和游戏设计。校园危机事件种类繁多,特别是当学生面对自己与其它学生、与家长和与教师的冲突,面对外界的威胁和欺诈等一系列问题时,到底该怎样应对和排解,很多学生一无所知。因此,我国学校应建立危机事件预防阶段的仿真模拟实践,让老师、学生都能了解突发事件发生状况,以便其在危机的情境下能做出创造性的决策,并能以弹性的行动来解决危机。
(二)学生自身应对校园危机的能力薄弱
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外界导致的突发事件面前的快速处理能力差,情绪的自制应对能力差,挫折力容忍力弱。按照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的观点,认为马加爵杀人是因为他严重缺乏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压弹。即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及其它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的挫折耐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和排挫折能力与其心理成熟度、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有很大的关系。应避免当面对入学、就业、恋爱等造成的挫折时,有些大学生极度放大自己的心理受挫感,走入心理的死胡同。同时,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淡漠,法律意识不强,没有良好的自律行为,不能自觉参与危机预防和危机管理。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应对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治本之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在法制教育方面是比较薄弱的。
由于人生道路不平坦,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学生们的应急处理问题能力的缺失需要学生、家长、社会都充分重视这个问题,相互配合,告诉每一个学生,在遇到危急情况应该怎么办,真正把危机教育纳入到校园危机管理中来时,学生的应急能力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因此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危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和生存基本技能。
四、建立完善的校园危机管理制度
完善高校学生的危机管理,既需要发展高校和谐的环境,构建高校危机管理的联动机制,也需要学校自身建立完善的校园危机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校园危机管理制度,旨在预防危机的发生,或者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构建和谐高校发展环境、构建高校危机管理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的校园危机管理制度是高校建立和过渡阶段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这既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学校自身管理的健全,更需要学生工作者认真负责履行自己的职责。构高校危机管理联动机制旨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之:我们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应急能力的缺失就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防控危机的发生,学校除了平时就要建立危机预防和处理系统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危机应对实用技能,增强危机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科学理性地面对危机;同时还应将学生危机应急的预警能力、控制能力和干预能力培养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弥补应试教育中的盲区,在实践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式操作;最后在学校的危机防范和处理系统中,要把在校学生纳入校园危机干预主体范围,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置校园危机。
参考文献:
【1】陈呈频,郑春晔.高校新校区的建设与校园文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4,(6).
【2】邱海峰.新区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4:191-194.
【3】何军峰.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
【4】 耿依娜,近年来国内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5】 徐宝林,浅析高等院校校园危机的预防,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
【6】 简敏,校园危机与学生应急能力培养,教学与管理2005,(2)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