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有效教学的起点_教育论文发表
科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郭永远
【摘要】现代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论”。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目标的含糊性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出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而建立的语文教学目标。探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语文教学目标的关系,主张确立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目标,符合有效教学要求的新教学目标。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
语文新课语标准的改革与新教材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个无法摆脱的尴尬局面:学生对语文课没兴趣,听不听课无所谓,更有甚者,在语文课上公然做其它学科的作业。这种现象,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但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经过了解和调查,发现了这样一种事实:学生认为自己在校学习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在语文课上听与不听,听得多与听得少和考试关系不大,等到高三系统复习时,多做一些练习就可以了。这种事实就说明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益是低的、无效的。这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必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困境。本文说试从如何确立新教学目标入手,阐述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效益的关系,以及如何确立教学目标等三方面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
一、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应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要告诉学生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明确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补救,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此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可测量的评价。可见,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的意义是显著的。
1、教学目标可以指引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本身也是系统地提供学习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学开始,教师就将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就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所出现的学生不知该学什么的现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上。
2、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在备课过程中,只有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就可以选择讲解法;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如修饰手法、标点符号等,教师就可以选择练习法;如果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观念,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就可以选择讨论法等等。
3、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就是对照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评估每一个学生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经过教学评价,教师和学生就明白这次教和学的过程是否已完成。如果学生的学习结果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则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已经完成,在这一学习结果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展开下一轮教学;如果学生的学习结果未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则要进行补救,直至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止。
二、教学目标与有效教学的关系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可见,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必须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和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可见,有效教学与教学目标的确立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1、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因此确立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目标不但规定了学生的任务,学习的程度,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恰当的教学目标确立,能调动积极性,为有效教学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的确立,为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有效的教学方法,才可能追求有效的教学,为有效教学提供了又一支持。教学目标的确立,为教学活动的最终评价提供标准,追求有效教学的可测量性,衡量教学效益,为有效教学画上圆满的一笔。综上所述,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有效教学开展的起点,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2、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推动有效教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有效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任务,以使学生获得具体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有效教学能否得以实现,最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同时,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但目前,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低,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笔者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缺失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根源在于语文学习目标的含糊性,没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在语文学习中要掌握哪些。一个不知道自己学习目标的人,根本谈不上学习兴趣,更不能从学习中体验成就和快乐。也就不可能最终保持语文的兴趣,当学生失去了兴趣,这一最终动力之源,语文的有效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最后,老师教的再辛苦,也成了无效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从语文教学的源头即确立教学目标开始,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推动有效教学的发展,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动力。
综合以上观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于有效教学开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更是有效教学发展的肋推器。但目前,作为教学活动起点的教学目标却是最易被忽视的,而且,传统教学目标的确立,陈述根本不符合有效教学的要求,因此,怎样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成了新的问题。
三、新教学目标的确立
1、传统语文教学目标的缺陷
学生之所以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甚至在语文课做数学等其它作业。学生的解释为:我无法从语文课中学到什么或不知道到语文课学什么,不像数学课,这节课学习哪些内容、非常明确,学了之后,练习会做,考试可能就会考。老师也感慨:我每天强调能力的培养,可学生的能力怎么就培养不起来,更无从知道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根源在语文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不明确化,根据笔者对现在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写法的观察,以及现行语文教参、教案中教学目标的描写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了解……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识记……”,“理解……”,“体会……”,“提高……能力”。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样的教学目标,就会发现这是一些正确的废话。所谓的“分析”、“理解”、“体会”具体指什么不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这些能力,不具操作性,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学生的能力形成了没有,不知道;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含糊不清的,无法观察,无法测量,更无法在教学加以具体的操作。因此,学生不知道学什么,老师感慨不知道教什么,老师和学生都不知道学生会了没有。这样的教学目标让有效教学摸不着头脑,也就不可能带来教学效益。
2、有效教学条件下的教学目标
要符合有效教学的要求,高中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克服传统缺陷,符合下列要求:
①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学生的行为来描述
在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中,避免使用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而使用行为动词,如“知道”要改为“写出”,“记住”要改为“背诵”等等。
②在教学目标中要附加学生行为发生的条件
在新教学目标中,要说明学生的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比如“通过一节一课的学习,学生能背诵古诗《山居秋暝》”,这样能使教学为评价提供依据。
③教学目标中,要表明学生达到的程度
新教学目标不仅要描写学生行为及行为发生的条件,而且要指明学生该达到的程度,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诗经》中哪些诗句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以上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推动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根据语文学科的特色,有些教学目标确实无法用行为观察到,只要能具体化一些就可以了。
例如:理解议论文中的类比法,可以这样描述: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在课文中找出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能在提供的文章中,找出含有类比法的段落。
这样新的教学目标,不仅明确指出学生的任务,明确教学的结果,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不可操作性弊端。符合有效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追求时间和效益,关注教学的可测性与量化。因此,只有新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才能为语文有效教学打下基础,推动语文有效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1、《学校教育心理学》 路海东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有效教学》 陈厚德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