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文史论文 > 正文

论析吉卜林小说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0:18人气:

  详细解读吉卜林的作品我们发现,在东西方文化发生冲突时,吉卜林并没有站在英国的角度去为自己的国家进行辩护,而是站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对殖民者的凶残和卑鄙进行指责。他对印度的情怀是难以割舍的,他希望英国殖民者不是奴役印度人民,而是在了解印度民俗风情的基础上真正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真正将这个国家治理好,推动它的发展。

  吉卜林的文学生涯可谓是戏剧性的,他曾经被评价为可以与莎士比亚媲美的作家,曾被誉为“英国的巴尔扎克”,并摘得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英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但是现今吉卜林的作品除了几部儿童作品仍然被流传,其他的作品似乎被永久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

  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使评论界给他冠以“帝国主义作家”的称号,从而使他黯然退出了主流作家的行列。萨义德在其“东方主义”理论中评论吉卜林的小说《基姆》带有浓重的种族歧视色彩,是帝国主义的精神产物。这使得吉卜林更无法洗刷自己“帝国主义作家”的定位。但是,他的作品中有一些反“东方主义”的元素并不能被作为“帝国主义作家”的证明,这就使评论界对他的定位出现了偏差。通过解读他的作品我们发现,吉卜林其实是一位东西文化融合的倡导者。

  一、 作品中对白人殖民者的谴责

  吉卜林的小说大多以印度为题材,在他的作品中,白人有两类:一类是在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的白人;另一类则是那些统治和践踏英印殖民地人民的殖民者。其中第一类白人不是要征服和奴役殖民地人民,而是去奉献和服务的。19世纪的印度非常落后,饥荒、疾病横行,社会混乱。苦难中的印度人民激起了吉卜林强烈的同情心,所以他对那些服务于印度,努力为印度人民改善生活,为印度人民谋福利的白人进行高度的赞扬和讴歌。吉卜林认为,这些人放弃了国内优越的生活条件,在动荡和贫穷的印度修铁路、建学校、盖医院、与疾病作斗争,传播先进文化,这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不是侵略和扩张。在吉卜林的观念里,这些白人是来奉献、服务和作出牺牲的,而不进行种族奴役和殖民统治。

  而吉卜林对那些白人殖民者却深恶痛绝,口诛笔伐。他认为这些白人殖民者在印度的土地上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他们无知、粗鲁、浅薄,令人生厌。白人殖民者为了经济利益而到印度的土地上寻欢作乐,剥削和奴役印度人民。他在短篇小说《利斯佩思》中就描写了这样的场景:印度女孩利斯佩思父母双亡,一对英国传教士夫妇收留了她,渐渐地利斯佩思长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次,她发现了一个英国青年昏迷在路边,于是她把他救回家并精心救治,利斯佩思与青年日久生情,坠入情网。但是面对利斯佩思的痴情,英国青年却只是抱着玩弄的心态。不久,英国青年要回国,并信誓旦旦地许诺要回来娶她,传教士夫妇也附和青年的话劝说利斯佩思。然而这个英国青年离去后再也没有音讯,利斯佩思发现上当后,愤怒地指责传教士夫妇;“是你们害了我,你们都是骗子,全英国人都是骗子,你们说的都是谎言。”备受打击的利斯佩思离开了传教士的家,用四处酗酒来麻醉自己。在作品中,吉卜林将这对青年男女作了鲜明的对比。与单纯善良、情感专一的利斯佩思相比,英国青年忘恩负义、浅薄卑鄙,他只将女孩作为他消遣和玩弄的对象,极大地伤害了利斯佩思并无情地背叛了她。这种背叛其实也是“英国殖民者对印度人民的背叛”。另外,小说中好几次描写了英国传教士夫妇表现出的种族优越感,在这些殖民者心目中,东方是肮脏的、无知的。吉卜林对殖民者的这种心态进行了强烈抨击,认为他们欺骗了殖民地人民,是真正的骗子。此外,短篇小说《国王迷》也讲述了骗取卡菲尔斯坦王位的骗子最终被消灭的故事。这也预示着帝国主义最终走向灭亡。

  《国王迷》讲述了两个白人殖民者骗子利用暴力和愚弄手段,骗取了卡菲尔斯坦人民的信任并鼓吹自己是上天派来的神只,骗取了这个王国的王位。德雷沃当上国王后,对当地土人颐指气使。为了保住王位,德雷沃强娶土人女子为妻,在新婚之夜,害怕的新娘咬破了德雷沃的手,并流出好多血,这下,土人们终于认识到“神灵”的谎言,于是他们群起反抗,最终将德雷沃杀死,将另一个殖民者卡内汉废掉。这两个殖民者怀着西方帝国主义的种族优越感,依靠在西方世界学到的伎俩,去东方的部落进行殖民入侵,他们用武力征服了这些部落,打着为动乱的世界带来和平,为贫穷的部落带来繁荣的旗号,掠夺、奴役和统治这些部落的人民。德雷沃曾吹嘘:“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真命天子下凡,将给你们带来财富……”“我要开创一个史无前例的帝国,我要君临天下。”在这里,吉卜林对白人殖民者的贪得无厌、权欲熏心表现出极端的厌恶和痛恨。在作品中,白人殖民者的灭亡也给帝国主义敲响警钟:“这就是你们的下场,不久就会变成现实。”

  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作品中,吉卜林表现出强烈的东西文化融合倾向并在《基姆》和《普伦巴葛的奇迹》中表现出来。《普伦巴葛的奇迹》讲述了一个印度土邦首相的传奇故事。他在印度孟买接受了英国的先进教育,然后带领土邦国民进行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他的政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轰动。但是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放弃了功名利禄作了一名苦行僧。他云游四海,加入了太阳教,并最终定居在喜马拉雅山山峰上,他受山民供奉,与动物为伴,整日静思修道。突然有一天,天降大雨,山洪暴发,他冲下山去,在山体崩塌前唤醒了村民并帮助他们逃离危险,但自己却因劳累过度而与世长辞。这是一部收录于《丛林故事续集》中的短篇小说,也是《从零故事续集》中唯一一部不以动物为题材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普伦巴葛代表了两种文化。他接受了英国先进而系统的教育,这代表了西方文化,然后他在自己的邦国进行改革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带领邦国人民修公路、建学校、盖医院,利用手中的权力为邦国人民谋取福利。这一切都体现了西方教育的先进性,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赞扬。然而,他功成名就后云游四方,最终为救人民而牺牲了自己,这又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普伦巴葛的奇迹》被评论界认为是东西方文化巧妙融合的产物。莎哈尼认为,吉卜林在《普伦巴葛的奇迹》中巧妙地将西方的基督文化与东方的印度教文化结合了起来。尽管大多数人无法理解小说中普伦巴葛的身份转换,但是这并不妨碍吉卜林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的步伐。如果说吉卜林的《普伦巴葛的奇迹》是他在东西方文化融合上的初步尝试,那么这一尝试在《基姆》中走向了成熟。1907年,吉卜林依靠《基姆》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这是他印度题材小说的收山之作。评论界将《基姆》定位为“最伟大的小说,印度题材中最成熟的作品”。小说表面上是描写了英籍士兵的后裔基姆与西藏喇嘛在印度寻找“红牛”和“箭河”的故事,而实质上是描写了英属印度殖民地统治者发起的间谍“大游戏”,是为英国搜集情报。正因为吉卜林对印度的特殊情感,使《基姆》充满了和谐的感觉。创作《基姆》时,吉卜林已经回英国十余年了,但是他每每回忆起儿时的情景都情不自禁,难以忘怀的印度情结使他创作了这部小说。这也是吉卜林东西文化融合的一种具体表现。小说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印度社会,在这个社会,所有的种族矛盾、贫富不均和其他社会矛盾都显得无力,种族之间和谐共处,社会大融合,一派繁荣和谐的景象。这种和谐不仅是印度内部的和谐,而且还有英国与印度的和谐。

  吉卜林在《基姆》中时时刻刻都尽力去营造一个和谐社会的景象,包括英印之间的和谐。在这个景象中,英国和印度人之间没有误解,只是充满了理解和信任。其中有一个场景,喇嘛从没见过火车,所以当他看见火车时有些恐惧,这时,一个锡克工匠大声对他说:“嘿!伙计别怕,我以前也和你一样,这是政府办的好事,来看下。”这里工匠不仅是在赞美英国政府,同时也是对英国政府援助印度修筑铁路的认同,通过这件事来体现英国在统治印度殖民地期间,也不是一无是处。印度在某些程度上也认同英国政府,而且它的宗教信仰也是自由的。“各种圣者和持各种语言的人都在传播真理。”在小说中,作者还营造了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气氛,喇嘛清楚地说明了这点:“所有人,不分肤色,也不分种族,只为同一个目标——灵魂的解脱而来修道。”就连特工马哈布也说:“信仰在每一个国度都有自己的价值,就像马匹一样自由。”在这里,无论是信仰穆斯林、基督教,还是印度教,抑或是伊斯兰教,都可以共存。吉卜林在作品中明确表明了对民族大融合与信仰宽容的渴望。由此可见吉卜林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探索。吉卜林的东西方文化观受到他双重身份的影响。首先他认为东西方之间存在冲突,这些表现在他的作品《野兽的烙印》和《伊姆雷的归来》中。其次他对东西方文化融合有着强烈的向往。吉卜林的融合思想在冲突中走向成熟,这也成就了吉卜林的伟大。

  三、结 语

  吉卜林将印度的全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在读者面前,对白人统治下的印度流露出诚挚的感情,揭示了殖民者的残暴和丑陋。但是,很少有人能读懂这一层含义,而是将吉卜林误定为“帝国主义作家”,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吉卜林真正要倡导的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