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镇场所精神的重塑 ——以乌镇保护规划为例
摘要:文章对古镇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有效手段是重塑古镇的场所精神,以成为现代人的某种情感寄托。文章以乌镇为例,讨论了其开发中的三个手法:新旧结合,媒体宣传和商业开发,对于其场所精神重塑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场所精神 乌镇 新旧结合 大众传媒 商业活动
正文部分
1.古镇场所精神重塑的必要性
反修复运动的首要领导者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认为,每个对象或建筑物从属于它自己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可能再另一个时期具有同样意义地再现他们;唯一可能余下的任务是保护最终构成文化遗产的原件的真实材料[1]。拉斯金的理论虽然有些极端,但是其“历史时段”的意识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要完整呈现古镇“原汁原味”的风貌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古镇早已不再适合居住,它应该有新的功能职责,塑造新的合适的场所精神。特定的场所精神承载特点的情感[2]。所以古镇会因为这种场所精神,激发现代人的某种情怀,而在现代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们或许是情侣们向往的爱情岛,或许是白领逃避都市繁忙生活的度假村,又或许是文艺青年缅怀过去,沉淀思绪的地方。只有这样,古镇才能真正参与到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出生机。
乌镇,正是场所精神重塑的典范。笔者认为,其场所精神的重塑正是乌镇最大的成功。现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小镇,也是一个一块宁静安详的净土,是最适合恋爱和抒情的地方。本文将在后面着重阐述乌镇宁静安详的场所精神是如何重塑的。
2.曾经的乌镇
乌镇是一个有着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河水贯穿全镇,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水中的乌篷船起运输作用,岸边常常是店铺林立。这个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桥是乌镇人来往河两岸的交通工具,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的时候有120多座。古镇的小街用青石板铺成,沿水小街有“石帮岸”,用以系船。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人称“水阁”,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
除此之外,乌镇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自古人才辈出(如梁昭明太子、理学家张杨园、文学家茅盾等),并留下了众多的人文胜迹。
图1:乌镇的布局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所以说,曾经的乌镇,是一个布局合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共处的古镇,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富庶之地,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曾经的乌镇,有这它独特的场所精神,但是那只属于过去。
3.新旧结合共塑场所精神
图2:近处的老房子与远处修复的新房子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乌镇,是整修过后的,既有明清民国时代的旧街坊,也有修复的“新”建筑。新旧结合不仅没有破坏乌镇的和谐,还保存了原来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共塑了乌镇今天宁静安详的场所精神。
3.1.古建古街的岁月价值
乌镇在其整体规划过程中,以“以旧修旧,以存其真”为总体构想。古镇建筑在整修上,尽量做到原汁原味地再现古镇的历史风貌,水网体系、桥梁、石板路、水阁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虽然原来的功能已不再或是减弱了,但是其中的岁月价值却让乌镇有了种静谧的氛围。古时的人们看古时的建筑,只会觉得它们亲切平常。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岁月却让这些建筑,桥梁,小道,街坊有了岁月的沧桑感,似乎每一道刮痕,每一个裂缝都有满满的时间的沉淀,极佳的传达出宁静悠然的新的场所精神。
3.2.新旧的统一
那些街巷的石板,那些老屋的木柱、木窗扇,那些铺在屋顶的瓦片,都是从邻近乡间收来的旧料,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而是采用坏什么修什么的整修方式,营造出昔日的风采。保留这样的修缮让乌镇仍然维持了那份古旧的感觉。
图3:旧料铺成的石板路
图4:乌镇的路灯
至于完全新加上去的东西如路灯,店铺的招牌,某些室内的装修等,没有矫揉造作装作是古代的文物,在保留现代痕迹的同时与古建和谐统一,共同营造出新的场所精神。如图4所示, 现代的电灯朴实无华,放在房屋一角,辉映着石板与木门。如图5所示,咖啡店的装潢虽然使用新的材料,新的科技,但是依然有传统的味道。
图5:咖啡店的装潢
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原有的还是加建的,乌镇始终保持着古朴的韵味。新旧和谐并存塑造了乌镇新的场所精神——宁静,安详,悠然,静谧。
4.商业活动对于乌镇场所精神的影响
商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古镇保护中的大敌,认为商业破坏了古镇的人文风情,使其变得俗不可耐。然而笔者认为,古镇的格局在今天已经不适合做居住建筑,功能转型是必然的。在游人蜂拥而至的情况下,商业化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古镇的商业需要控制,符合其整体的氛围。乌镇的商业就做到了这一点,不但没有伤害它的人文风情,而且有助于其场所精神的塑造。
4.1.商业类型的选择
乌镇景区内部的商业类型经过仔细的挑选,以便能和其古旧而极富江南水乡韵味的建筑和谐并存,发扬当地的风俗文化,营造出宁静悠然的场所精神。
图6:“寄给未来”的明信片店
例如,古镇内部茶楼多,在水阁上喝茶,欣赏对岸的风景,让游客体味到了乌镇人的生活方式,浮躁的心也在茶水的浸润下慢慢安静。没有热烈的川菜馆和大排档,多的是自在的家常菜馆和江浙菜馆,品尝那些清淡的佳肴,人也随着味蕾放松下来。一些木工作坊,丝作坊和酒作坊,展示着乌镇人的心灵手巧,也让游客了解了这些传统技艺,并且为小镇增添了些许风情。街边朴素的小吃店,毫不张扬地宣传着乌镇的特产,随意摆放的摊位充满了生活气息。在乌镇,笔者还发现了一家“寄给未来”的明信片店,来源于台湾的一种邮寄方式——慢递,让人们写一张明信片寄给若干年后的自己。这家店和乌镇的传统文化无关,和古典无关,但是它让人们沉淀思绪,思考生活,这和乌镇的总体氛围是那么的和谐一致。还有些书店,酒吧,放着淡淡的西洋音乐,室内是清新的布局,安静而惬意。
图7:乌镇酒作坊
图8:乌镇木工作坊
茶楼,家常菜馆,手工作坊,干净的小吃店,“寄给未来”的明信片店,清新的书店和酒吧,无论是否和乌镇有关,和传统有关,它们都从视觉上、听觉上、嗅觉上、味觉上和触觉上,响应着乌镇的场所精神:宁静、安详、悠然、静谧。试想,如果在这里开一家KTV,一家歌舞厅,一家溜冰场,这样的氛围会减少三分吧。
4.2.商业氛围的控制
餐饮,休闲,购物,住宿-—各种各样的商业类型统一在乌镇古朴的外表之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对商业氛围进行控制。在西塘游玩的时候,那些沿路的商家总是会大声吆喝,或是出来拦截客人,吃饭的时候,服务员语速奇快,上菜也快,完全是流水线操作。恍然间,会觉得自己正身处武汉汉正街,那种粗糙匆忙的商业氛围和古色古香的西塘,是那么格格不入。乌镇就好的多,商家安静的呆在店铺里,不吆喝也不拦截。服务员清晰的说着略带浙江口音的普通话,一杯茶也慢慢经营。在这里,能充分感受到吴越商人的儒雅和聪慧,与乌镇的宁静安详相得益彰。
5.大众传媒对于乌镇场所精神的影响
乌镇在1991年就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但直到2003年,一部热播剧《似水年华》,才让乌镇渐渐被大众熟知。如今的乌镇,游客接待中心的等候区里放的是这部片子,剧组曾经取景的地方全成了景点,其中的女主角刘若英成为了乌镇的官方代言人,连街边的店铺也时常传来电视剧的主题曲。由此可见,这部影视作品对于乌镇的影响是多么大了。
图9:刘若英所拍摄的乌镇宣传片
但是《似水年华》对于乌镇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让大众熟悉了它,更重要的是,它诠释了乌镇安详、宁静、单纯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深入人心。
电视剧《似水年华》,讲述的是来自台北的女主角英,生活的忙碌而又盲目,却在古老的乌镇找到了自我,遇到了文——这个生活在乌镇的温润的男子,于是开始了一段乌镇和台北之间隔山隔水的爱情童话。在导演的镜头中,台北和乌镇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所精神,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台北的高楼大厦,繁忙的马路,大片的玻璃幕墙,给人繁华、匆忙、疲倦的感觉。而乌镇的青石板路,铜臭斑斑的门环,慢慢摇动的乌篷船,给人以宁静纯朴的氛围(即场所精神)。
当然,大众传媒无法赋予古镇一种场所精神,说到底是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质”,亦即场所的本质[2]。但是,镜头确实有提炼的作用,故事也确实会附加给人以记忆,还有故事里的男女主角,都会把自己的气质留下些许。《似水年华》给了乌镇一个现代的爱情故事,大众对乌镇人的印象停留在文和英的温润儒雅中(即便乌镇人已不再如此),乌镇的场所精神因此更加丰满立体。
6.小结
乌镇有着辉煌的曾经,但是那属于过去。现在,它是一个旅游胜地,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所。我们不应执着于去恢复它的曾经,包括生活形态,环境氛围,我们应该重视的是它对于现代人的含义。乌镇已经成为人们逃脱都市藩篱,沉淀思绪的乌托邦,这是它如今的使命,也是它理想的归宿。
参考文献:
【1】 方冉,同济大学 19世纪风格性修复理论以及对当代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再认识 2007.5
【2】 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1979
【3】 宋丽宏,华峰 江南水乡古镇——乌镇的特色及保护,山西建筑2005,7
【4】 刘晶,熊学忠,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文化透析,武汉文化研究2009,1
下一篇:刍议现代城市建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