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机制的建设研究
作者:无忧期刊网 来源:期刊论文 日期:2023-03-21 09:25人气:
摘 要: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大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力度,有助于规范市场经济。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传统茶叶品牌的特点及内涵,明确法律保护机制在品牌建设和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了解传统茶叶品牌法律保护的三种途径,继而引进反淡化理论对混淆理论进行补充、优化与完善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救济手段、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保护作用、加强传统茶叶品牌的管理。
关键词:传统茶叶品牌;法律保护机制;建设;
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效果,会对品牌资源的利用和整合质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技术集成创新的积极性及发展质量。具有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茶叶品牌,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多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茶产业多元化和健康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我国必须在法律层面思考传统茶叶品牌的保护问题,继而在法律保护机制设计方面形成具体和清晰的思路。
1 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特点及内涵
1.1 产品推广与销售的重要支撑
品牌是企业间进行产品区分的可靠依据,更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运营中依靠的统一标准。整个茶叶市场获得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若想凸显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竞争优势和经济价值,必须持续和科学的推进品牌建设工作,创立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民族特色的茶叶老品牌。[1]品牌随着历史的交替和发展,逐渐形成有深厚底蕴的文化,相对新建品牌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以品牌为媒介所传递和承载的信息,不仅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传递着一种独特的精神理念,甚至逐渐演化为独特的消费模式。我国传统茶叶品牌发展的过程中,为新旧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提供重要的支撑。而品牌应用与运营的整个过程中,老品牌可从同类化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在情感和身份认同层面,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品牌中的各种关联属性,可为茶叶产品的市场化运营创造有利条件,即大众会对熟悉和认同的品牌建立情感联结,继而持续产生消费的动机和行为。而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需充分发挥传统茶叶品牌的关联性作用。
1.2 品牌承载的是产品研发与服务的理念
现代化的市场管理与发展语境下,企业面临严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更多的发挥品牌及品牌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利用品牌形成强大的宣传与营销效益。[2]品牌承载的是产品研发与服务的理念,更是产品本身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实际应用和运营品牌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品牌的法律保护和现代化建设。要将先进的文化元素和理念融入品牌文化体系中,继而对产品研发与服务进行再一次的赋能与赋魅。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发展,必须根据当下市场经营机制的特点,不断融入新的价值理念,继而能逐渐丰富与拓展产品服务的理念内涵。新的文化内涵要与品牌体系巧妙融合,保证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内涵更加丰富与多元。在推广与传播品牌文化的过程中,需有效的对外输出产品内涵,使大众深层次和全方位的了解产品开发与销售的理念,由此与品牌和产品建立浓厚的情感关系。品牌的建设与管理,对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茶品牌,应获得科学和规范化的管理与运营,并能将该项行动上升到法律层面,用科学和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与管理。
1.3 传统茶品牌的认知属性较为明显
伴随社会大众共同成长的传统茶叶品牌,会有着极为鲜明和显著的认知属性,有助于以情感要素驱动消费行为与动机。[3]相较于新的品牌,消费者会对传统品牌有着极高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自觉和不自觉的购买相关品牌的各类产品。被社会大众广为认知的传统茶叶品牌,易于在竞争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赋予各类产品相同的认知属性,使新旧产品都能在市场中获得良好的流通。大众对品牌的认知与认可,直接影响他们的消费动机和购买行为,这也是市场中同类产品形成不同经济效益和销售效果的关键原因。而品牌的价值越突出,越有助于产品的推广与销售,甚至在销售价格方面依然能展现出显著的优越性。社会大众会为喜欢和满意的品牌和产品买单,并能持续和多次的消费,形成这样的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茶品牌的认知属性极为明显。
2 法律保护机制在我国传统茶叶品牌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2.1 驱动与保护新品研发与生产
品牌建设与发展应能科学嵌入到法律保护机制中,继而能形成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效应。而将法律保护机制应用到传统茶叶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有助于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对企业的技术集成创新可产生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4]若利用品牌创造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效应,可激励企业更加积极的进行产品研发与生产。企业的健康和创新化发展,依赖于优质和品类丰富的产品,由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新品的研发,需投入巨大的资金与资源,更要经历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有着鲜明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征。企业若不能从产品研发中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对这一工作行动失去热情与自信心。当品牌的核心理念被抄袭,会大大降低品牌的价值和公司价值。若不能从法律层面对传统茶叶品牌进行保护,将无法更好的驱动与保护新品研发与生产。从这个维度来看,法律保护机制对企业的发展与经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必须利用法律手段保护传统企业的品牌,否则会出现自主研发成果被剽窃的严峻后果,给企业带来极大甚至致命的损失。我国若不能利用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保护传统品牌,无法推动优秀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假如不能给予具有研发能力企业公平的待遇,会大大打击其在技术集成创新上的自主能动性与自信心。为此,我国必须加大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力度,促使企业更加积极的进行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
2.2 利于我国传统茶叶品牌规范化和创新化发展
在完善和成熟的法律保护机制下,茶企业可更加积极和深入的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所有优秀企业可协同化和规范化发展。[5]既定的法律管理和监管范畴下,企业可加深加大合作,共同开发与研发新的茶产品。若不能在法律层面规范企业经营与管理,很难形成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要不断优化与完善法律保护机制,使茶企业间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文化交流与经验分享。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被山寨和仿制的风险及问题,才能促使企业间在技术交流和共享上达成统一的价值共识。企业若不敢与外界或同行进行交流与分享,将无法对自身的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进行升级,甚至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极其不利于整个企业和品牌的规范化和创新化发展。企业间若能在技术、文化、经营和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共享,更易于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进而达到1+1>2的效果。无论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层面来看,优化与完善法律保护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需利用法律手段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化、规范化、创新化发展。而优秀的传统茶叶品牌发展,需依赖于科学和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继而保证新技术和新科研究成果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应用。
2.3 促使行业资源高度优化
基于法律保护机制的技术创新和共享,可以有效控制科技成果被窃取和盗用的问题和风险,由此促使整个行业的优质资源获得高度的优化与科学配置。在业务上具有相同和相似性的企业,可在产品研发和服务上进行深度合作,充分的利用优质的生产资料和资源。企业可在专门的平台上查到专利信息,继而在技术集成创新上获得清晰思路,并能充分借鉴其他企业的产品研发宝贵经验。而这些都必须依赖于科学的法律保护机制,否则企业为了保护自身的研发成果,会不乐于对外公布专利信息,但若在法律层面可获得有效的保护,企业更愿意与其他组织分享科研经验与进展。而企业间若能良性的合作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资源重复使用的问题,甚至可杜绝资源浪费现象。而缺乏先进经验和优秀研究人才的企业,可借鉴具有一定研发能力企业的经验和成果,避免出现走弯路和盲目创新的问题。具有相同业务的企业间通过深度的交流与沟通,可现实现错位竞争与错位发展,充分利用各类的优质资源,推动整个行业多元化和健康化发展。
3 我国传统茶叶品牌法律保护的主要途径
3.1 立法保护
立法保护,主要是立法部门根据传统茶叶品牌保护的实际诉求,重新制定法律规定和制度,或对以往的法律条例与条款进行丰富或补充。立法部门必须从知识产权的战略高度出发,思考茶叶品牌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继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制定行政规章,利用实用的法律法规对品牌进行保护。
3.2 行政司法保护
行政司法保护,更多情况下是对违反品牌保护法律的行为进行制止与惩罚,继而保证企业能够获得健康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行政司法保护的主体是行政机关,需根据品牌法律保护的实际问题和需求,科学和及时的优化与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继而有效保护享有品牌权利的主体。
3.3 中介服务组织保护
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需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优势和价值,多途径和多手段的保护享有品牌权利的当事人。服务组织保护在茶叶品牌建设和法律保护中的介入,主要是在行政和司法保护之前,以科学与合理的方式介入品牌保护活动中。而法律主体进入诉讼环节时,需借助中介服务组织收集资料,协助行政与司法部门科学的推进各项诉讼工作。
4 我国传统茶叶品牌法律保护机制设计与思路
4.1 引进反淡化理论对混淆理论进行补充
在对我国茶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混淆理论的作用,还能及时吸纳与引进反淡化理论,继而对以往的基础理论进行有效的补充。在对传统茶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的过程中,结合反淡化理论和混淆理论,有效应对误导公众的问题。[6]例如,新注册的茶企业为了能快速创造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出现仿制与盗取传统茶叶品牌文化和相关标识的行为。此时,若不能及时的处理与应对这种不正当行为和侵权行为,会大大减弱优秀品牌的识别力与积极影响力。为此,对我国传统茶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的过程中,需适度的使用反淡化理论,继而能更加科学的使用商标混淆机制,有效确认商标淡化的边界。不同企业在品牌文化上产生较大的相似度后,会对传统具有积极社会影响力的老品牌的信誉造成一定的贬损。品牌文化产生明显的关联性后,不宜单一的使用商标淡化理论,需联合反淡化理论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继而能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对传统茶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
4.2 优化与完善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救济手段
无论是《商标法》还是《民法总则》,都会对相关的民事主体利益和权益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但在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上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和时效性。我们必须科学的优化与完善法律救济手段,多方面和全方位的对传统茶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我国立法和执法部门应全面了解当前传统茶叶品牌法律保护的问题和漏洞,不断加大侵害人的法律责任和惩处力度。企业间出现不正当竞争时,根据受保护方的品牌价值影响程度,对侵害人进行科学和合理的法律处罚。同时,对权利人加大法律保护力度,能够设计更加可行和有效的法律救济措施和手段。相关部门需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监测与处罚,开通专门的投诉窗口,方便所有人及时和规范化的举报侵权行为,由此能及时的采集与整理有效的证据,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快速和及时的处理。[7]在品牌使用方面产生侵权问题时,需能在诉讼前就能提供相应的救济手段。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法律救济的程序,保证相关企业可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科学和有效的维权。
4.3 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保护作用
无论是茶企业自身还是相关执法和市场监管部门,若想在传统茶叶品牌法律保护上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和价值,需利用现有的法律条例和法规灵活应对与处理品牌的不正当竞争的争端。尤其,能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有效的应对虚假来源的标识问题,由此有效的保护传统茶叶品牌及相关文化和标识。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要利用法律手段有效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能更加科学和规范的使用品牌和商标。企业自身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攀附品牌的问题,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不正当竞争问题。尤其,我国需针对对品牌价值和效益产生影响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和有效的处理或清除,避免在互联网和线下平台对企业形象和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具有品牌使用权的企业,需把握好商标或网名主体部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处理相应的混淆行为,继而避免商标盗用对品牌的正常建设与使用产生负面影响。而对我国传统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需充分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有效处理与应对在商品和营销理念等方面的混淆行为。
4.4 加强传统茶叶品牌的管理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下,我国应针对法律保护机构建与优化生成科学的线上信息登记资料库,这样不仅有效降低不确定风险,还可不断增强《商标法》的约束功能。我国对传统茶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时,要在法律层面思考品牌的管理与运营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优化与模式转型。[8]我国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检索系统进行重要信息数据的管理与共享,并加强过程的质量监测,确保企业在分享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时能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我国相关部门可对区域内所有茶企业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高度的集成,将有关品牌经营与商标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汇整公告,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商品保护方面形成良好的透明机制。茶企业可将品牌相关的各种商标进行及时的线上注册,避免在经营与运营的过程中出现被盗用和效仿的风险。同时,可利用在线信息登记资料库,有效的进行信息数据筛选,将茶叶品牌运营和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公布,警示与约束其他企业不得随意使用。主管部门应针对茶叶品牌的法律保护生成科学的例行巡查制度,对品牌运营和发展过程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监测和约束其他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的竞争与商业运作行为。部分企业不正当使用传统茶叶品牌商标,相关部门应及时制止与惩处这种侵害行为。而例行巡查制度的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监测与制止不正当使用品牌的侵害行为,真正利用法律手段有效保护传统茶叶品牌。
5 结语
我国若想推动市场经济获得多元化和健康化发展,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有效的保护传统茶叶品牌,不能完全依赖企业自身的力量,需保证立法保护和行政司法保护科学与合理的介入到传统茶叶品牌保护活动中,并能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和价值。需在传统茶叶品牌保护上形成强大的合力,利用完善和优质的法律保护机制进行有力的品牌保护。
参考文献
[1] 高玉侠.探讨茶叶品牌的法律机制[J].福建茶叶,2018(07):2-3.
[2] 崔玉华.构建传统茶品牌法律保护机制的探讨[J].福建茶叶,2018(05):64.
[3] 汪跃平.我国茶叶品牌民法保护机制的探讨[J].福建茶叶,2018(05):79.
[4] 滕双春.茶叶品牌法律保护机制的探讨[J].福建茶叶,2017(12):47.
[5] 胡学宇.从法律角度看茶叶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J].福建茶叶,2017(08):382-383.
[6] 张严冰.茶叶品牌创建过程中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福建茶叶,2017(07):61.
[7] 陈娟娟.构建我国茶叶品牌法律保护机制的探讨[J].福建茶叶,2017(05):2-3.
[8] 田丽红法律保护机制在茶品牌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