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德育教育融合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1-01-13 08:52人气:
摘 要: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德育工作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信息化,包括网络学习软件、社交软件、社交平台等,如何有效把信息技术和德育融合在一起,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德育的效果,使得德育方法拓宽化、多元化,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德育融合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 融合;
一、中学生现状分析
中学生处于从个体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生理和心理上正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和知识经验等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地发展。同时,身心变化快速、社会经验缺乏与适应能力不足。就目前我校的学生状况来看,学生来自农村,相对城市孩子而言,在信息素养方面,他们没有机会经常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几乎没有操作过计算机。通过在开学第一堂课观察发现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学校生源状况复杂,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偏远的农村,再加上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一个新环境,面对新环境、新同学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中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胜心强、敢于探索,要把德育工作做好,需予以重视。
二、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载体,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在一定基础上支持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
青少年是潮流文化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也是新兴传媒工具的使用者。网络为他们提供了自由交流和即时获取信息的平台,技术为他们搭载了桥梁,但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可更改性、高度聚集性、虚拟性等特征使得很多青少年沉溺其中。如果这种高浓度密集信息的世界能给青少年带来正确引导,同时使新的传导技术发挥积极主动的一面,对培养青少年的正确的认识水平、自律自控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识别筛选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德育教育融合
(一)信息技术和学校德育活动融合
学校可以将德育主题活动融入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设置到教学方式与手段都产生新的变化,比如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网上知识竞赛、网上安全知识竞赛、网上投票选举“和雅大使”、建立家校互动QQ群/微信群等活动。通过网络形式的活动,更加让学校的德育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也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多方位、多角度的促进学生的全面观察。
(二)信息技术和人本思想融合
大多数教师认为德育是班主任的工作,与信息技术教师没什么关系,这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则。高中生面临着重重的高考压力,面临着如何考好数理化的焦虑。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相对来说学生不用顾虑高考压力,信息技术教师跳出学科的范围,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的去操作,也可以通过使用社交软件,释放自己的压力和非面对面的倾诉。
交流与沟通是教育的重要环节,课后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通过恰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另外,推荐给学生一些有益的电子课外书和励志电影,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和观看,通过读书和励志电影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三)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每周的班会,常规教学都是班主任工作的范畴,在班会开展活动将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传授班主任活动主题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让学生不感到是在直接接受思想教育,却实质上已经深刻受到的思想教育。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偶像影响的作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技术与多学科的融合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支持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又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融合,在硬件方面:投影、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课堂、录播教室、3D打印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在软件资源方面:课件、动画视频、社会性软件、学习平台等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这些技术都能为德育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源,此外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同时又能提供多种信息形态,可以最有效地实现德育资源共享。
四、总结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尽力创设德育情境。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寻求最佳的机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使信息技术的内容能得到极大的拓宽和发掘,外在表现形式多姿多彩,同时还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了优化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德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宋德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中小学信息化教育,2001(7):7.
[3]官少卿.德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C].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23.
上一篇:我国少儿声乐教育的不足与完善策略
下一篇:深度学习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下一篇:深度学习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