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安装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应注意问题
摘要:在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是投标人报价的依据;在项目实施和结算阶段,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是合同实施和结算支付的依据,在此,本文对建设项目安装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安装工程;招投标;应注意问题
1注意工程量计算规则的不同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招标清单编制人必须熟悉和详细理解全部施工图纸及所有的设计技术资料,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出工程量,注意不得错算、漏算和重算。
准确的工程量是所有投标人计算报价统一的依据。这就要求招标清单编制人改变消耗量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定式,应按照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进行工程计量。
1.1注意工程量计算规则依据的原则不同
清单计价的原则是以实体施工就位的净尺寸计算,而消耗量定额计价的原则是在净值的基础上,加上施工操作(或定额)规定的预留量。比如安装工程中电缆敷设项目,招标清单编制人在计算工程量时只须按清单计算规则依据设计图示单根尺寸计算就可以,而按消耗量定额计算规则不仅要依据设计图示单根尺寸计算出数量,还要按规定根据敷设路径的水平和垂直距离计算附加长度,二者数量相加才是电缆工程量。
就电缆敷设项目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把电缆的预留长度敷设的造价考虑在综合单价中,即把预留长度的造价分摊到电缆工程量报价中。
从中可看出,仅就计算工程量数量来说,招标清单编制人要简单;而投标人就要复杂,应具体分析不同的项目计算出实际施工工程量,按实际施工工程量计算出此子项总价再平均分摊到招标人清单给定的工程量方可得到此子项的综合单价。
1.2工程量清单的项目设置有所不同
工程量清单的项目设置是以形成工程实体为主进行的,对附属或次要部分一般不设置项目,附属或次要部分的施工与否需要招标清单编制人将它作为清单工程内容加以描述确认。
再以电缆敷设为例,电缆敷设清单工程量就是以设计图示单根尺寸计算出,至于电缆敷设中需要揭盖盖板、穿管保护、电缆头制作安装、电缆防火……等附属工程内容就不能设置工程项目,这时招标清单编制人应注意按照图纸设计是否需要施工在电缆清单工程量的工程内容中描述,加以确认。
投标人报价时不要错误地认为上述附属工程内容为招标清单文件漏项,而要注意查看电缆清单工程量的工程内容中对上述附属工程内容是否有描述确认,有则要计算其造价、若不计算造价就属漏项。
注意避免清单漏项。虽然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是以形成工程实体为主进行,附属或次要部分一般不设置项目,但设备安装中的系统调试项目均作为工程量清单单列。系统调试项目招标人往往会由于疏忽而漏项。
1.3工程量清单的计量单位有所不同
无论是招标清单编制人还是投标报价人,均要注意计量单位的不同。这里有二个层面的意思不同:一是计量单位的数量级不同;二是计量单位的名称不同。清单计价规范计量单位均为基本计数单位,即m、公斤、台、只等,消耗量定额计数单位五花八门,有使用基本计数单位的、有使用扩大单位的如10m、100m等。
尽管工程量清单与消耗量定额计量单位名称大部分项目相同,但也有不同的项目。如安装中最典型的是避雷装置子项,工程里清单是把一个单体工程的避雷系统作为整体以“项”为计量单位,而消耗量定额则是把一个单体工程的避雷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以“m”(避雷母线、引下线)或“系统”(调试)为计量单位名称。
2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2.1.1招标人编制的工程量清单质量不高
由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问题,导致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不高、工程量计算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工程量清单缺项和漏项、项目特征描述含糊不清、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准确、工程量有偏差等方面。
合同条件制订不恰当、故意扩大投标人风险。《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由于工程量清单漏项,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定后作为结算依据,由于工程数量有误引起工程量增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
也就是说“量的风险由招标人承担”,“价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但在实际招标过程中,很多项目“量”和“价”的风险均要求由承包人承担,片面地扩大了承包人的风险。
2.1.2招标人对投标报价的分析不够全面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对投标人的报价进行对比分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招标人对投标人的报价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而是仅仅比较投标总价。
有些安装项目,如给水项目中,管材的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很大,而又非常单一,如果按照抽取主要材料五种以上的评标办法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改为抽取大部分主要材料进行比较,没有限定抽取的项数,加减分的比例也很小,使得选用优质管材的投标人相对占优势。
不同的项目应该不同对待,不能盲目追求低价中标,防止由于投标人采用不平衡报价,导致结算价大幅度提高;过低的中标价也可能使材料质量及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2.1.3投标人对工程量清单报价重视不够
投标人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没有完全吃透,一些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根据预算定额进行投标报价,没有对工程量清单报价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理解不深,没有仔细分析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和招标人的意图,出现报价偏差过大,或者是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采用同一报价模式,不能适应招标人的具体要求。实际上在投标报价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中标的可能性和项目的赢利水平。
3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评标
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行了量价分离、风险分担,即招标人承担量的风险,投标人承担价的风险。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质上是市场确定价格的一个规则,因此,招标标底只起参考作用,作为防止串通投标、哄抬标底和分析报价差异情况的参考,不再成为中标的直接依据。
应注意的是: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评标标准大部分是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合理低价中标”。
由于市场交易环境的不成熟和个别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压价竞争甚至低于成本报价竞争,在评审“合理低价”时就必须特别谨慎,此“合理低价”不能低于其成本价,否则一方面不能保证合理的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方为了节约开支则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等情况,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给业主方造成损失。建议考虑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中就限定一个最低价,低于最低价的投标为废标。
另外,主要材料价格表的评审也显得尤为重要,投标方的价格低在哪里、是否合理,从中基本可以看出,其中标后结算时对变更部分类似项目的结算单价的组成也有了依据。
4注意工程内容描述的准确性
清单项目的表现形式是由主体项目和附属项目构成,附属项目在清单的工程内容中表现。有些清单项目有丰富的附属项目即工程内容,但具体到拟建工程实际就不一定需要,这时就要求招标人根据图纸设计、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对需要进行的工程内容作出确认性的描述。
尽管计价规范附录中列有丰富的可能发生的工程内容,但是随着新工艺的不断推出,工程项目的不同具体情况,拟建工程项目发生了在计价规范附录中没有列出的工程内容,清单编制人应注意在描述中予以补充,绝不能以计价规范附录中没有该工程内容为由不予描述,若不描述就会产生漏项,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
例如安装工程中030212001电气配管子项的工程内容描述容易遗漏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安装,显然不是所有电气配管子项工程内容都有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安装要求,这时招标编制人应判断在哪种情况下有这些内容、哪种情况下没有这些内容,有则应在工程内容中描述清楚。
清单工程内容的描述不准确、遗漏,将会引发工程结算时的索赔隐患。大凡使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决算时,中标施工单位都会提出许许多多的索赔或者提出调整单价的要求,他们依据的就是对照实际施工内容与清单描述的工程内容,只要有清单工程内容中没有描述的内容就要求索赔或调价。
清单工程内容描述的不准确、遗漏产生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招标时依据的设计图纸不详,施工过程中设计产生变更;业主对工程要求的提高;清单编制人现场施工经验、技术知识的缺乏或疏忽。
投标人报价时要特别注意清单工程内容的描述,并正确理解含义。我们经常碰到投标单位报价时仅就工程量清单的实体项目报价,而工程内容中已描述的附属项目没有在综合单价中体现,出现遗漏,造成报价严重偏低,形成同一子项报价高的是合理的、报价低的是不合理的局面。
例如防腐保温管道安装中,投标人报价时对清单工程内容中描述的管道要求防腐、保温就会常常发生遗漏;小区下水道工程中,投标人对工程内容中挖土、填土、垫层就会常常发生遗漏,仅仅就管道安装报价。往往遗漏的工程内容造价占子项造价很大的比例。
这种遗漏的原因一般是投标报价人员对清单的不熟悉,惯于消耗量定额计价模式,不清楚工程量清单中可能综合了许多附属项目的施工,反而以为清单中无该附属项目的清单是招标人编制的清单漏项。
对于投标报价中遗漏的项目,若评标分析人员发现了就应要求投标人作出澄清,往往投标人明明是遗漏却解释为综合单价中已考虑到此工程内容造价,报价低是让利;若没有发现、没有要求澄清,将会在施工中带来很大隐患,到时中标施工单位就会以报价明显低于成本,特别是对造价影响大的清单项目,要求调整报价,不惜以中断施工对业主相威胁,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带来隐患。
5 结语
无论是招标人还是投标人应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保证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得以加强。
参考文献
[1]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投标报价
[2]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3]陈蕾.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标[J].上海建设科技,2009,(03).
[4]黎生南.浅析工程量清单招投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J].甘肃科技,2009,(13).
下一篇: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