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角度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建设的策略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5-11 09:24人气: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形势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协调,金融相关部门的过度膨胀、市场配置扭曲等,导致金融风险逐渐加大。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金融化存在薄弱点,金融供给实体经济的力度不足,导致实体经济发生弱化。以此为基础,本文从金融系统供给实体经济着手,首先,简要介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其次,分析了金融化视角下,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 金融化视角; 金融; 实体经济;
一、引言
金融危机的寒流过去以后,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成为各国政府和相关学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政府开始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步的指导精神,积极促进经济和金融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新任务。在当前阶段的金融化视角下,深入探索和挖掘金融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成为相关人员新的工作目标。
二、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生命力日渐式微。金融危机过后,虽然我国政府对于经济市场投入了较多的成本和精力,但是由于缺乏相对健全的金融体制和监管体系,社会资本的分配仍然存在失衡现象,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发展状况一直未有较大的改变。
金融与实体经济不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在金融化视角下,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进步之间是互利共生、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一)实体经济是促进金融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根据马克思金融理论,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金融开始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劳动价值的不断重新定位,社会劳动生产率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持续提高,从而产生了剩余价值,随后产生了应用于商品等价交换的货币、信用,这是金融的初期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在演变过程中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满足了实体经济越来越多样化、高质量的需求。金融发展的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但是金融资本并没有劳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仍然体现在实体经济的产业资本中。因此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二)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金融产生于实体经济,反过来又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金融通过对社会资本进行融通和重新合理配置,可以使得资本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规模的集聚,从而提高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更加有发展需要、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产业。除此之外,金融在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中,可以对市场风险做出较为准确、及时评估,帮助实体经济产业减轻发展风险。
(三)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之间相互存在因果关系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实体经济的基础不够坚实,社会产业结构不合理,金融调控社会资本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导致实体经济的萎缩,金融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三、金融化视角下,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在我国当前阶段的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实体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的调整和改革,金融与实体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将会有所化解,从而让金融恢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在金融化视角下,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调整金融市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自由市场机制为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了重要助力,使得各个部门的资本基本都能够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但是随着金融经济化的发展,在现实生产生活中,金融让资本的利润远高于产业资本能够获得的利润。这是由于金融资本处于资本产业链的制高点,金融的发展大大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利益。因此,为了在金融化视角下使得金融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调整金融市场,从而打破金融垄断。一方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完善《反垄断法》等金融市场调整的相关法规,积极疏导和促进市场自由竞争,使得各种社会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合理分配。另一方面,政府要促进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让产业资本利益得到维护,从而维护实体经济发展。
(二)促进实体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资本吸引力
当前阶段,由于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等现象,导致社会生产效率持续低下。因此,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化视角下,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促进实体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资本吸引力。只有积极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提高资本利润率,从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为之服务。政府应当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手,一方面,探讨和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引领实体经济的转型和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应当大力鼓励和培养新兴产业,从而使实体经济在金融化环境中获得持续生命力。
(三)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
金融体制改革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的重点和关键。在金融化视角下,政府要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应当合理调配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供给效率。其一,银行体制改革应当继续深化,扶持和鼓励中小型银行的发展,从而为实体经济中的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资金服务。其二,银行的信贷投资方向应当考虑转移,从而降低企业在资金运行中的成本。其三,健全相关部门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于金融市场中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判,并及时予以调控。
(四)调整金融发展结构和规模
在金融化视角下,金融的发展步伐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步调相一致,二者之间必须协调统一。为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调整金融发展结构和规模是重要的措施。第一,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密切关注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严密防范“泡沫经济”“资产缩水”等现象对于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维持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平衡。第二,合理控制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维持金融发展的增幅稳定,从而保证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和信贷市场规模的合理化。第三,增强金融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在保证金融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基础上,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为实体经济市场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打破金融市场的经济垄断,优化市场经济结构,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是基础和关键。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为了尽快、有效地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要正确理解和分析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从而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调整金融发展结构和规模以及加强金融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等有效手段,切实提高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东波,任力.“金融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J].经济学家,2017(12):17-26.
[2] 罗静静.金融生态视角下横琴自贸区金融创新研究[J].西部金融,2017(5):62-63.
[3] 王慧.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框架的提出[J].经济论坛,2017(4):63-68.
[4] 唐松,赖晓冰,黄锐.金融科技创新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理论分析框架与区域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9(7):134-144.
上一篇:美国触发熔断机制的原因与根本解决途径
下一篇:银行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与路径
下一篇:银行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与路径